【小資料】
名言警句
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園
——韓非子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毛澤東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
——伯克
要進行嚴厲的自我克製,因為這種克製本身就可以作為人的一種精神上的寄托。
——泰戈爾
2.遵紀守法的重要性
(1)遵紀守法是從業人員的必備素質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勞動實踐和自我修養等途徑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適應職業活動的內在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它一般包括思想道德品質、人文與自然科學素養、身心素質、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術和專門技能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中人才競爭加劇、消費水平提高,社會對勞動者的職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盡管各行各業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各具特色,但遵紀守法作為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視。首先,它是職業崗位對從業人員的最基本要求,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素質。如果招聘單位得知應聘者違法亂紀、品行不端,則應聘者求職的希望隻能落空,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屬下員工、同事同僚是一個隨時可能會“爆炸”的“危險人物”。其次,遵紀守法也是從業人員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那些已經在職業崗位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從業者,若是一個輕視紀律和藐視法律“麻煩製造者”,則會危及到用人單位的正常管理和運轉,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發揮職業的功能。第三,遵紀守法是從業者取得事業成功的基礎。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職業生涯中度過的,職業成功是人生事業成功的最重要部分,職業成功與否來源於領導、同事和社會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是“德藝雙馨”,即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而道德評價最常用到的標準就是職業紀律和職業法律。例如,一個“左拿手術刀,右手要紅包”的醫務工作者,一個滿臉秋霜、如喪考妣的營業員,一個居高臨下、弄權謀私的公務員,不僅會遭到同事、領導、合作者和消費者的鄙視和譴責,還會受到紀律和法律的製裁,最終自食其果。
(2)遵紀守法是集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保證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職業活動的“規矩”就是職業紀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首先,任何集體都是由眾多的從業人員組成的、為實現特定的社會目的而組建的團體,集體必須將個體的私人行為轉化集體的社會行為,將“個體人”轉化為“社會人”。製定詳備、科學的職業紀律和職業法律,力求每個職員都無條件予以奉行和遵守,使每個成員明確職責、各司其職,這樣才能保障集體內部的有效和諧運轉,職業活動才能有序進行,成員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績效才會最大,集體才能自立於社會。其次,遵守職業紀律和職業法律也是為了使各職業崗位發揮應有的社會功能。若從業人員無視法紀,職業的社會功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引發災亂。2003年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10.4萬人(全世界當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50萬人),2004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9.4萬人,連續數年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在每年發生的大量交通事故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交通事故責任在於駕駛員的疏忽大意、酒後駕車、緊急措施采用不當等,這種情況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第三,就企業而言,遵紀守法是贏得市場、取信社會、謀求發展的條件。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適者生存,勝者強大。一個企業,若它的每一個成員都能不折不扣地遵守規章製度,工作中盡心盡責,服務中盡善盡美,質量上精益求精,則必將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讚同,“文明經營戶”、“守合同重信用AAA企業”、“誠實守法經營戶”、“雷鋒車”等榮譽必將贏得顧客的青睞和信任,國家給予政策上的傾斜、資金上的扶持、稅收上的優惠,合作夥伴的增多和信用的增加,而這一切必將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而違反法律的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稅漏稅、坑蒙拐騙等行為雖能獲得一時的信任和錢財,但必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時,到那時真正遭受損失的隻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