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是社會對公民的要求。一個公民做到熱愛崗位、敬重職業,也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與黨和國家的事業聯係起來。在這個方麵,雷鋒同誌是最好的榜樣之一,他把自己比喻為祖國革命和建設這部“大機器”上的齒輪和螺絲釘,願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為黨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從而成為億萬人學習的楷模。
2.愛崗敬業的重要性
(1)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是實現其他職業道德規範的前提條件之一。職業態度決定職業表現,隻有一個真正愛崗敬業的人,才會將本職工作視為人生的神聖的事業追求,遵守職業紀律和職業道德規範,將自身的畢生精力和智慧用於職業發展,才能履行每個崗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沒有感情,或者僅僅是把本職工作當作謀生的工具,那麼他勢必就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怎麼可能體現高尚的職業道德呢?因此,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社會的進步歸根到底是靠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推動的,而科學發展的曆史告訴我們,每一項發明都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都閃耀著敬業精神的光輝。牛頓75歲還在解決數學難題,李時珍經過20多年才完成《本草綱目》,陳景潤經過多年的努力,才終於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無論是一個時代還是一個民族,都需要從業者具有強烈的職業榮譽感和職業責任心,形成高尚的職業信念和職業品質,使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敬業的人越多,敬業精神越強,這個社會發展就必然會發展越快。
(2)愛崗敬業是職業準備的重要內容在校學生都希望把自己造就成為優秀的人才,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這種職業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養成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愛崗敬業的職業態度能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激發求知欲望,強化職業責任感,從而以社會的需求來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在校學生培養愛崗敬業精神,一方麵要確立宏大的人生誌願,樹立高尚的職業動機,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造福作為自己的人生誌願,自覺按照社會發展的需要確立自己的職業道路;另一方麵要培養強烈的職業情感,充分認識自己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在整個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從業的幸福感和榮譽感,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未來職業工作的興趣和愛好,為從業後真正做到愛崗敬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未來的職業生活中,不論對從事的工作是否感興趣,都要從整個社會需要的角度出發,培養興趣,熱愛自己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對於那些條件好、待遇高、專業性強、又輕鬆的工作,做到愛崗敬業相對比較容易;對於那些工作環境艱苦、任務繁重勞累或是工作地點偏僻、工作單調、技術性低、重複性大,甚至還有危險性的工作要做到愛崗就不容易了。在這種情況下,熱愛這些崗位並在這些崗位認真工作的人就是有高尚職業道德的人,這樣的人受人尊重,也往往會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