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職業道德基本規範(1)(3 / 3)

社會是一個龐大的係統,這個係統的和諧發展需要它所屬的每一個子係統(如一個公司、一個家庭、一個群體)都能和諧發展,每一個子係統的不和諧、不穩定都可能對整個係統的穩定與和諧帶來不良的影響。而文明禮貌作為一種社會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對於促進每一個社會子係統的和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文明禮貌是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證和促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順利發展所必需的“潤滑劑”、“凝聚劑”、“調節器”。禮貌雖然是人際交往中外在的表現,但它與人的文化修養、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密切相關。禮貌是文化和道德修養之“表”,文化和道德修養是禮貌之“裏”,表裏相依,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講文化、講道德,有助於講禮貌;而講禮貌,又有助於提高文化、道德修養。孔子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就是說道德教育和禮貌教育對於提高人的文明程度都是不可缺少的。

【小資料】

名言警句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養的人。

——羅斯金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果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也。

——葛洪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

——蒙塔古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洛克

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

——培根

3.文明禮貌的基本要求

文明禮貌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是從業人員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質。文明禮貌體現的是一個從業者內在的道德修養和外在的精神麵貌,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的重要方麵。文明禮貌作為外在精神麵貌,也許可以短期培訓而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作為內在的道德修養,卻需要長期的磨煉和改造。

(1)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相互尊重,是文明禮貌的本質和首要原則。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俗話也說:“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禮貌的交往規則首先要求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通過言行表達一種尊重他人的信息,包括尊重他人的願望、感情和他人的愛好,以及尊重他人的勞動等。隻有尊重他人的願望、感情、愛好,才能不強求於人、不強加於人,進而建立融洽、友好的關係;同時也隻有尊重了別人才能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因此,要提倡尊重他人,相互尊重。

有一次,周總理到北京飯店參加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小組會議。當總理的汽車快到飯店門口時,飯店的一位工作人員急忙叫總理前麵的那輛車開過去點,給總理的車讓路。周總理看到這一情況,下車對那位工作人員說:“你為什麼讓人家的車開到前麵去?快去把人家請回來,人家是代表,我也是代表呀!”說完,周總理站在飯店門口,等那位代表下了車,主動上去和他握手,表示歉意,並禮貌地讓那位代表先進了大門,自己才跟著進去。周總理正是以尊重他人的文明風範贏得了人民的尊重。

(2)謙遜禮讓

謙遜禮讓是我國古人十分推崇的禮貌。古代孔融讓梨、藺相如禮讓廉頗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美談,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把謙讓作為一個文明人的衡量標準。一個青少年對長者的謙讓,人們認為他很有教養;幹部對群眾有謙讓的態度,人們認為他是平易近人的好幹部;工作人員對顧客謙讓,人們就認為他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謙遜禮讓是一種美德。艾森豪威爾的母親曾告誡他:“控製自己感情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偉大。”有謙遜精神的人,善於自製,能處處體現對他人的尊重。這種人有胸懷、有氣度、有涵養,不盛氣淩人,不借勢欺人。人與人之間能做到相互謙讓,就會增進友誼與團結,建立友好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

(3)儀表優美

儀表是指一個人的外表和氣質,它包括服飾、容貌、風度等內容。儀態優美,就是要著裝整潔、端莊大方、不落俗套。儀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品質、修養和誌趣。在社會生活中,儀表先於言行,往往決定著給人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壞又直接影響到對個人理性認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