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職業道德基本規範(1)(2 / 3)

2.文明禮貌的重要性

(1)文明禮貌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晏子春秋》上說:“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意思是說,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是,人類交往是“有禮”可循的。講文明講禮貌,是做人的起點。每個人來到世上,學習做人就是從講文明禮貌開始的。在孩子咿呀學語期間,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禮貌;進入學校,老師教其文明禮貌;到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要求講文明禮貌。為什麼要如此強調文明禮貌?

因為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人要與周圍的世界和諧相處,就必須遵守人與人、人與社會相處的規範,而文明禮貌就是這種規範之一。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論語》有讚:“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麵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周總理在文明禮貌這方麵堪稱楷模。每次接見外賓,他總是提前到達,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大門外,直到汽車開動才離開。他身為國家總理,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過去,並微笑著點頭表示謝意,甚至在深夜回家途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有記者稱讚說:“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這就是一國總理的風度,也是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人的風度。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生活中,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一個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貌的人,往往很難與人相處,不受人歡迎。這種人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怎麼能立足社會,發展事業?相反,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在生活中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在社會生活中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麵,發展事業。

(2)文明禮貌是事業成功的基本素質

當文明禮貌作為一種道德素養進入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的時候,這種道德素養就表現為一種職業素質。在現代社會中,任何個人的才能必須通過群體的合作才能得到實現。而一個不講文明禮貌的人,縱然才高八鬥,但如果他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必然也會限製其才能的發揮。著名谘詢與培訓專家餘世雄講過一個事例,在他當經理的時候手下有一位陳小姐,學曆高、資曆深、名校畢業,但他不得不辭退這位陳小姐,為什麼?因為這位陳小姐在公司裏除了和經理沒有吵過架外,與其他同事人人都吵過架,人際關係非常緊張。這說明一個人僅有專業才能是不夠的,講文明、懂禮貌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前提,也是事業成功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對於即將走上社會的在校學生來講,踏入社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而找工作除了學曆以外,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文明禮貌猶如一張素質名片,你的言談舉止每一時每一刻都在告訴人家,你是一個文明的人還是一個粗野的人。也許你還沒有說一句話,你的言行已暴露了自己的素養,就像前麵所講的那群大學生,其實麵試還沒有開始,考官們的結論就已經下了。如果你有門路,找到了工作,但你的領導、同事很快發現你是野蠻無禮的人,可能任何重要的事情都不會落在你身上,你會因此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因此,提高自身的文明素養可以幫助我們走入社會並能很快適應環境,迅速與周圍人能融洽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上、事業上,處事待人會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3)文明禮貌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禮貌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荀子》上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儀是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