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進性
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生產資料的公有製,改變了剝削和被剝削的職業關係,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社會條件和物質基礎。在共同的建設事業中,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建立了同誌式的平等互助關係,把個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為人們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要求提供了客觀基礎。反映這種新型關係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始終把維護這種關係、團結全體勞動者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集體主義原則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本質特征。這既與一切剝削階級的道德根本對立,又克服了曆史上勞動人民的曆史局限性和職業道德的消極方麵,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2)層次性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共產主義社會形態中兩個不同的曆史階段,它們的經濟基礎都是生產資料公有製。社會主義道德作為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類型,從根本上說它既適用於這同一社會形態的兩個不同階段的道德體係,但又帶有不同階段的特點。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展的所有製結構,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種經濟基礎的差異性、複雜性決定了政治、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就必然導致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出層次性的特點。從職業道德體係分,有三個層次:
最高層次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為人民服務;第二層次是各個行業都應當遵守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五項基本規範;第三層次是各行各業的具體職業規範。從職業道德的內容和要求分,也有三個層次:較低層次的職業道德要求人們盡職盡責地完成本職工作,這是對每個從業者的基本要求;中層次的職業道德則要求從業者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成就意識,較好地或出色地履行職業責任;高層次的職業道德則蘊含著把職業活動升華為高尚的人生追求、人生理想的道德意境。這些不同層次的職業道德的水準不同,對人的道德覺悟的要求就不同,實現中的難易程度就不同,能夠達到的普遍程度也不同。就現實而言,不可能要求、期望多數人都能達到高層次的道德境界,但是低、中層次的道德要求能為多數人認同和做到。我們應從這一現實條件出發,去完善多層次的職業道德規範體係。
1.3.2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
1.為人民服務的由來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道德規範,首先是由毛澤東提出來的。在此之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已經論述了人民群眾是曆史創造者的思想,論述了無產階級利益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相一致的思想,論述了共產主義事業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思想等。這些光輝思想的闡述,為毛澤東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奠定了理論基礎。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毛澤東運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批判地繼承了我國曆史上的“貴民”思想,提出有中國道德特色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光輝思想。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這一思想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中的瑰寶。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先是在建設革命化的軍隊和黨的幹部隊伍的實踐中,作為對黨的幹部的要求提出來的。1937年,在《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這篇文章中,毛澤東論述共產黨員、黨的幹部、黨的領袖應該有的性格和作風時,其中就有“忠心耿耿地為民族、為黨而工作”的要求。1938年,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該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於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汙腐化、風頭主義等,是最可卑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幹的精神,才是最可尊敬的。
1939年,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澤東指出:“白求恩同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的熱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一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1944年,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毛澤東寫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從以上論述中可以看出,所謂“為人民服務”,在本質上就是為人民謀利益,一切言論和行動都從人民利益出發,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對本職工作極端負責,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熱忱、關心、愛護、幫助,毫無利已,專門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