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根據發展所需規劃自己的學習、充電計劃,提高能力,增強個人職業競爭力,也就等於是規劃好了未來的前途和“錢途”。
11.1.4跳槽成本也需“精打細算”
跳槽是當前一個很熱門的話題,轉行也是現代職業人士經常會碰到的難題。當一個人麵對這些職業調整問題時,決策之時一定別忘了仔細計算成本和收益,這也是理財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人跳槽的首要條件是想找到比目前薪水高的東家,其實跳槽也需要一定的成本的。
先說跳槽。假如一個人的新東家願意支付你比以往更豐厚的薪水,開出誘人的薪水來,千萬不要一看到較高數字就興奮地投入其懷抱。先來看一下成本:放棄原來的工作投入新工作,一個人很可能需要經曆3個月的試用期,這就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他的收入會打點折扣,試用期的薪水比起他所期待的薪水會少很多;他現在的公司有不少軟性的福利待遇,這些新東家很可能沒有,雖然看起來給他的薪資比較高,但是扣除四金、個人所得稅之後很可能所剩無幾;跳槽後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這段時間如果過渡不好,很可能造成職業的暫時性“中斷”,也可能影響收入,等等。當一個人打算跳槽時,不妨“精打細算”一筆,算一筆賬,再考察一下前後兩家公司的總體待遇問題,不要到時候辛辛苦苦跳完槽,發現待遇竟不如以前了。
再說轉行。隔行如隔山,當一個人下定決心轉換他所在行業的時候,這裏麵的成本更加難以估量:雖然他有工作經驗,但新行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也許和他以前的工作截然不同,他必然要從頭開始學習,這時又牽涉到充電的投資問題;他放棄了目前的工作跳槽到另外一個行業,或許一時的薪水有了提高,但長遠來看,也許新的行業發展勢頭並不好,將來他的薪資會呈現下降態勢,很可能給他帶來更大的損失,等等。當然,當一個人在決策是否要轉行的時候,除了計算成本之外,更要做好職業規劃,新行業或許一時難以為他提供較高的薪水,甚至比原來還要少很多,但經過學習和適應階段過後,說不定這個更適合他的行業會讓他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更豐厚的回報。總而言之,職業調整要從長遠職業規劃出發,一邊精打細算,一邊理性規劃,這樣才能在財務上得到較好的收益。
職業規劃和理財是密不可分的。今天的職場上,無論是選擇充電來提升自己,還是找尋新的發展舞台無不需要有一顆精於理財的頭腦,同樣,規劃好了職業,無疑是事半功倍,成功地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項“長線投資”。
11.2不同生涯時期投資理財要求
11.2.1現代社會急需理財新思維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個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新成立的家庭理財上。現代人生活物質富裕,經常忘了我們的父母能有現在的好日子,是過去累積二三十年的結果。在經濟快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結婚成家前,不妨回頭看看傳統家庭的理財哲學。從傳統家庭與現代家庭的多項差異可以看出,現代家庭理財難度其實更高,其中還潛藏了八種理財危機。
1.收入來源雖增加,支出也相對提高
傳統家庭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全家收入多依賴一家之主,婦女沒有經濟自主權,得伸手向先生拿家用;而現代職業婦女相當普遍,雙薪家庭收入增加,可以支配的家庭收入相對較多。
但是,由於現代人物質欲望高,消費誘惑也大,收入雖較豐厚,花費也比以往高出許多。傳統家庭生活儉樸,賺1萬元,可以存5000元,但現代家庭較不懂儲蓄,常有過度消費情形,往往賺3萬元花35000元,賺得多,花得也多,比上一代夫妻更難理財。
2.子女數少,養育子女費用卻更高
過去的夫妻並沒有節育觀念,孩子多多益善是多數人的觀念。現代家庭子女數雖然較少,但由於父母親十分重視孩子的養育,花在學習教育的費用比早期沉重,加上現代師資與土地成本高,也反映在學雜費上,所以養一個孩子的花費,可能相當於過去養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