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的南街頭至管文樓一段,為城內最熱鬧的大市,故名大市街,店鋪皆集中於此。布店有天元仁,正盛,德茂,怡美。中藥鋪早期有天裕堂,天生堂,天祿堂,毛福如,同安堂等。天裕堂和同安堂都舉行過宰鹿儀式。那時藥鋪宰鹿是前幾天把梅花鹿陳列店前,任人參觀,其旁掛牌通告定於某日宰殺。宰鹿時將繩索套於鹿頸,一頭吊在架上,宰殺開始,吊繩徐徐上升,此時大放鞭炮,曆一小時之久。這天店東還要大宴親朋。經此一番宣傳,這家藥鋪的聲名就雀噪起來了。京果業在民初以如山、如海兩家為首。稍後有義和、長和、生春、益泰等。戰亂期間,老店或停或縮,才有二十一家股東合股的北吉出現。百貨業一向操在興化人手中。建州四家大蘇廣店僅森和店東為江西人,其餘王元和、梁寶興,梁茂發三家皆莆仙人所開。建州戰亂結束,福州戰亂又開始,沿海疏散,有福州洗馬橋一家擁資萬金的林勝懋蘇廣行把全部物資內遷建州,以賒銷的方式羅致許多莆田同鄉為其推銷商品,一時莆籍貨郎擔遍布於閩北各縣之窮鄉僻壤。莆田人跋山涉水,送貨上門,數年之間,多成巨富。如大市街的顏恒盛、後街的立裕及顏裕盛等百貨業後起之秀,皆白手起家者。
大市街另一著名店鋪是花巷口陳姓開設的扁食店,這間老鋪的扁食以肉多、皮薄、湯味美深受顧客的歡迎,為建州該業的翹楚。
城內有一座壺山,傳說漢時方土壺公與費長房嚐遊此地。壺山的範圍起於禾義坊,迄於金雞嶺,上有摩崖石刻壺天寒冰,王屏六字及亭子等。山瞰大溪,石壁峭立。有詩,芙蓉倒插半青天、半山雲樹隱禪扉,落日牛羊出林去等句,可見其山高林密,秀色蔥蘢。
南街頭至扇巷、花巷一段屬禾義坊。其右側扇巷口以下至管文樓口止屬平肆坊。管葡路口以下至今橋頭止屬尚書坊。左側花巷口以下直至橋頭屬孚通坊。禾義坊右邊古時有大中禪寺,建於唐貞觀年代。有翰林院設於大中寺。大中寺的前麵有國公殿,俗稱皇殿。殿上供有在位的皇帝長生祿位,其牌文曰:皇帝萬歲萬萬歲長生祿位。
老佛閣分為三條巷,從前巷內有老佛廟。民間傳說老佛當年是財主家裏的長工,終年茹素,不領工錢。但財主婆心猶未足,經常虐待他。有一次財主婆故意把紅糟熟魚放在長工飯內,被長工丟進塘裏。誰知熟魚落到水裏竟活了過來,這種身帶焦黑顏色的小魚,自此繁衍不絕,人稱老佛魚。長工給財主幹了幾十年活,年紀老了,一天他突然洗了澡,換一身幹淨衣服來向財主告別說:我要成佛了。財主忙哀求說:你帶我去成佛吧。長工說:你想成佛,就做我的長工,來服侍我。財主隻要成佛,滿口答應。長工就讓他到自己洗過澡的髒水裏去洗,後來也成了佛。老佛廟的老佛麵前蹲著一個青麵小佛,手執狼牙棒,傳說就是那個財主變的。每年老佛誕辰,各鄉都很熱鬧,因老佛是農民出身,在農村更受人供奉,有些農村群眾還特製了老佛帽給孩子戴,以祈長壽。
扇巷舊稱小葛巷。巷內正中有座玄武廟,俗呼祖師廟,其神即玄武大帝,身著黑衣,赤著雙腳,披發執劍。傳說廟周圍有七井,其中一口在大帝座下,座後還有一對龜蛇。民間傳說則謂玄武座下那口井內鎖著一條孽龍,人們蹲在地上可聽到地下有鐐煉之聲。據說此龍當年在建州娶親,想生個孩子,可是連產數胎都是小龍,都被他一怒殺死了。最後一條小龍產下時,他剛要揮劍小龍已升空逃走,隻斬下一段尾巴來,變成禿尾龍。後來龍妻去世,禿尾龍每年春天都要回建州祭掃母墓,來時冰雹大降,人們就稱之為龍祭墓。以上傳說,有的純屬神話,有的可能屬實。如那七口井,已發現的有兩口,其餘可能埋在地下。根據對天象的分區,二十八宿中北方玄武區內之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係組成龜蛇之狀,七井即應此象。因玄武係北方水神,故其廟坐北朝南,以遏製南庫前那座火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