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爺爺:“對,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還沒有引起所有人的足夠重視。你在校園裏的遭遇就是一例,我們也有切身體會。”

主持人:請看小品《大樹的遭遇》

(公共綠化區域。甲同學扮大樹,乙同學扮多種角色。)

——中年婦女在樹上拉起繩子,晾上被子,走了。

——管理人員拿著寫有“愛護樹木,人人有責”牌子,左右張望一下,用釘子釘在樹身上,走了。

——廣告員哼著五音不全的曲調,將“嘰哩呱啦音響公司”的產品廣告牌,釘在樹身上走了。

——建築工人戴著藤帽,把“七○八六工地”,釘在大樹身上,走了。

——遊客操著濃重鄉音,用小刀在樹上刻“王大毛到此一遊”,走了。

——沒牙老太太把“尋人啟事”貼到樹身上,走了。

——最後,那位婦女來收被子,說:“明天再來曬吧。”

苗苗:“人們如此不關心、不愛護我們,我們就不同人類做朋友了!”

樹爺爺:“這樣不行。有損壞綠化行為的人隻是少數,而且一定會受譴責和製止的。因為破壞綠化,也就破壞了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四個現代化就不能實現了。”

苗苗:“大博士,請問您:破壞綠化對人類有哪些危害嗬?”

大博士:“這個問題,我們還想聽聽同學們的意見。”

主持人:“我們同學先講,再請大博士作總結。”

(同學發言)

甲:“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最痛心的莫過於對森林的破壞,前些年,由於過量的采伐,毀林開荒,火災等原因,我們國每年要減少森林麵積3700萬畝之多。失去森林保護的土地,有的在幹旱下變成漫漫沙漠,有的在暴雨衝刷下變成禿禿的岩石。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威脅。”

乙:“我們國林業基地——伊春,現在還以驚人的速度砍伐樹木,使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日前已危及到三江平原。”

丙:“令人擔憂的豈止三江平原,40年來為什麼淮河久治不安,在“以糧為綱”的年代裏,人們盲目的毀林開荒,使淮河上遊一些地區失去森林保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由於這個原因,中國的長江可能變成第二條黃河。”

大博士:“的確如此,下麵,我們介紹一下我們國林業資源狀況。”(展示掛圖)

中國森林資源的情況

主要國家森

林覆蓋率中國林業

落後狀況我們國林業

資源特點我們國林業

資源危機圭亞那:97%

日本:68%

瑞典:57%

加拿大:35%

原蘇聯:34%

美國:32%

世界平均:31.7%

中國:12.98%①中國低於世界平均複蓋率18.27%。

②在116個國家和地區中占116位。

③中國人均占林麵積17.25%畝,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積量的10%。

④有1.6億畝森林正在遭受蟲災。①中國是個少林國家。

②中國林地生產力很低。

③材齡結構不合理,幼齡林和成熟林比例為82∶18。①超量砍伐世界第一,年赤字一億多立方米。

②人工林短少,按現有速度不到兩年全砍光。

③火災火險等級增高。

大博士:“同學們,看了我們國林業資源狀況,說明綠化祖國責任重大啊!為此,我們國政府專門製定了《林業法》、《環境保護法》,嚴禁濫砍亂伐的行為。還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興辦環境保護工程,著名的“三北防護林帶”,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境保護工程。我們國政府還規定了每年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十年前,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誌,在十三陵水庫植樹時,我們也在場。小平同誌對我們說:“植樹造林,綠化祖國。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幹下去。”他還說:“為改善生態環境而綠化,為子孫後代而投資,其意義絕不下於百色起義,挺進大別山,不下於十年改革開放。”大家想想,綠化祖國的意義多麼重大,我們是祖國的小主人,都要為祖國多做貢獻啊!”

主持人:“大博士給我們作了精彩的報告,我們用熱烈掌聲表示感謝,現在,大家一定有很多收獲和體會。下麵進行現場采訪。”

苗苗:“報告主持人,請先采訪損害我們身體的兩位同學。”

逐個采訪(同學發言)。

同學A:“小苗苗,我們錯了。真對不起!以後我們再也不這樣做了,請你原諒。”

同學B:“小苗苗,我們也錯了,以後我們要經常為你鋤草、澆水,將功補過。”

同學C:“以前我們也有過類似的錯誤行為,我們同媽媽到公園去玩,經常把花草摘下來帶回家,我們感到很慚愧!以後我們要愛護一草一木,保證不亂摘花草了。”

同學D:“參加主題班會,受到很深刻的教育。以前每到秋天,我們喜歡捉蟋蟀,常常把草坪扒開,把小樹苗拔掉……現在認識到綠化的重要性,我們一定改掉自己有害綠化的行為。”

同學E:“我們和幾個同學放學回家時,經常偷吃派出所花壇裏的一串紅,為防止發現,還派人看著,人一出來就奪路逃走,弄得滿地花草,殘枝敗葉,我們認識到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以後要爭做愛護花草的標兵。”

同學F:“以前放學回家,我們和幾個同學常常從花圃中走近路,衝過去,踩壞碰傷了許多花草,當時覺得無所謂,現在認識到是破壞綠化的行為,我們一定改正。”

同學G:“參加主題班會,我們也有收獲,以前看到有的同學摘下樹枝互相抽打,覺得很好玩。以後再看到這種事情,我們一定要製止這些行為的發生。”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采訪到此結束。下麵請班主任蔡老師講幾句話。”

班主任:“今天的“綠化與‘四化’”主題班會開得好,增強了綠化意識,通過主題班會,認識了綠化祖國的重要性和破害綠化的危害性,初步了解我們國綠化的狀況,從而懂得綠化與四化的關係,懂得綠化和自己的關係,願大家為祖國的綠化事業多做貢獻。”

學唱爸爸媽媽小時候唱過的歌

一首好歌,可以教育一代人成長,激勵一代人奮進。然而,現在流行在校園內的許多歌曲都是缺乏教育意義的愛情歌曲。為了教給學生一些思想健康、內容積極向上的歌曲,使他們從歌聲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健康地成長,我們在初二年級開展了“學唱爸爸媽媽小時候唱過的歌”主題係列班隊活動。

活動過程分三個序列。

首先,班主任動員,班委會布置要求,學生了解爸爸媽媽平凡的過去,學唱爸爸媽媽小時候唱過的歌,請爸爸媽媽講述他們的感受。同時,要求學生在向爸爸媽媽學唱歌的過程中,寫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第二,召開一次演講會,由學生講述自己請爸爸、媽媽教歌的過程,講自己在學歌、唱歌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和體會。班會上,三十多名學生紛紛登台講述從爸爸媽媽那裏聽來的故事、學到的歌曲。小孫同學說:“媽媽教我們唱的是《唱支山歌給黨聽》,要像父輩那樣,熱愛中國共產黨,做一個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小韓同學說:“我們學唱的是《瀏陽河》,爸爸當年最愛唱這支歌,因為這支歌唱出了人民對毛主席的無限熱愛和無比的崇敬。”小楊則在演講中說:“媽媽教我們唱的是《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當年這支歌鼓舞了當知青的爸爸、媽媽,使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堅定了在農村奮鬥下去的決心。我們的體育成績不及格,媽媽希望我們以“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的精神去攻克體育上的難關,爭取體育成績達標……”

爸爸媽媽小時侯唱過的歌對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班集體的精神麵貌大為改觀:課堂紀律增強,學生作業認真,學習勤奮刻苦;課餘時間,教室裏不時傳來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歌聲。

第三,主題班會由學生幹部主持,學生與家長一起參加,班會在全班放聲高唱《媽媽教我們一支歌》中開始。學生與家長結伴登台,一展歌喉。首先登台的是宣傳委員和她的爸爸,他們演唱的是《歌唱祖國》。他們唱得那麼專注、那麼自豪、那麼洪亮,充分體現了兩代人對偉大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讚頌。一位位家長伴著一個個學生登台演唱,一首歌接著一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南泥灣》、《二月裏來》、《快樂的節日》、《學習雷鋒好榜樣》……他們唱得十分投入,具有感染力,歌聲震撼著學生的心田。文娛委員說:“我們都盡心盡力地唱,用心體會歌中的道理。”小何在和她爸爸共同唱完歌之後,激動地說:“一唱起爸爸教我們的《我們走在大路上》這首歌,我們感受到像爸爸說的那樣,有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們。這首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難不要心灰意冷,要知難而進,競爭拚搏,做生活和學習上的強者。”

當輪到幾個家庭一起合唱時,全場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台上台下歌聲掌聲融成一片,歌唱會歡快熱烈、群情振奮。

主題班全又在一次全體高唱《媽媽教我們一支歌》的歌聲中結束。

這次主題係列活動給學生、家長以及我們很深教益。學生在日記中談到:“爸爸、媽媽教給我們的確實是一首好歌,我們從歌中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家長則說:這次活動拉近了家長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了解我們在青年時代的奮鬥史,對他們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對我們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喜說“自喻”

中隊長:隊員同誌們,今天我們舉辦的隊會,題目叫做“喜說‘自喻’”。哎,什麼是“自喻”呢?為什麼要“喜說”呢?現在還是請小靈通來回答吧。

小靈通:謝謝同學們對我們小靈通的信任!“自喻”,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喜歡從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具體的物體來,作為自己道德和情操的比喻,自己勉勵自己。比如,我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自喻為“牛”,他曾經說過:“我們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我們都能背誦出他的兩句名言。

(眾隊員齊聲背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中隊長:小靈通果然名不虛傳,實在佩服。現在,請他主持隊會,大家歡迎!

(眾隊員鼓掌歡迎。)

小靈通:各位聽眾,各位觀眾,“喜說‘自喻’”專題節目現在開始,由我們小靈通主持,希望大家喜歡!現在,請大家來說說名人自喻。

隊員甲: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自喻為“山泉”,他曾經這樣寫道:

一股洶湧的泉流,

呼嘯著獨自奔出山穀。

鬆樹在它的麵前轟然倒下,

它就這樣給自己衝出一條大道。

我們也將和這股山泉一樣,

給自己開辟一條大路。

隊員乙: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居裏夫人,十分讚賞蠶的精神,她說:“蠶細心地工作,不懈不怠,令我們大受感動。”蠶的精神激勵她刻苦鑽研,終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小靈通:這兩位隊員說得好,滿分!現在,請大家來說說我們國名人的自喻。

隊員丙:我們國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自喻是“木柴”,他說:“我們不配做一盞明燈,那麼,就讓我們來做一塊木柴,決心燃燒自己,為人們放出光明。”這自喻時時激勵著他,終於寫下了不少世界文學巨著,還給我們寫下了《海上日出》、《鳥的天堂》等好課文。

小靈通:這位隊員說得也對,也是滿分!好,隊員同誌們,大家都知道,陳毅爺爺是位統率百萬雄師的大元帥,也是一位大詩人。他的自喻是什麼呢?

隊員A:陳毅爺爺的自喻是“青鬆”,有詩為證:“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欲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他的一生就是高潔的一生。

小靈通:那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爺爺的自喻是什麼呢?

隊員B:請聽董爺爺說的話:“我們就是一塊‘補丁’。黨把我們補在哪裏,我們就在哪裏起自己的一點作用。”“補丁”這個自喻樸實、謙虛,動人心弦,他以此勉勵自己,為黨和人民做了一輩子的“補丁”。

小靈通:隊員同誌們,你們讀過《把一切獻給黨嗎》?它的作者是誰呢?

隊員C:我們讀過《把一切獻給黨》,這是吳運鐸爺爺寫的書。

小靈通:那麼,吳爺爺的自喻是什麼呢?有什麼證明呢?

隊員D:吳運鐸爺爺的自喻是“泥土”,他說的話就是證明:“即使自己是一撮泥土,隻要是鋪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那也是莫大的幸福!”吳爺爺從小參軍,立功、受傷後還頑強地生活、工作,做了一輩子的“泥土”,為革命事業立了大功。

小靈通:這四位隊員同誌也說得很好。那麼,我們的隊會為什麼要在“自喻”前麵加上“喜說”?

隊員a:因為我們學到了不少名人的自喻。

隊員b:因為我們從名人自喻裏懂得了不少道理。

隊員c:因為我們從這些道理裏吸取了力量。

隊員d:因為這力量鼓舞著我們前進。

四隊員:所以,在“自喻”的前麵要加上“喜說”,這表達了我們說時的喜悅心情。學習名人,從他們的“自喻”裏吸取養料,長大了也像名人那樣,對祖國,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小靈通:各位聽眾,各位觀眾,我們小靈通主持的“喜說‘自喻’”的專題節目,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喜歡,我們更喜歡。現在請中隊長進行小結。

中隊長:小靈通主持的隊會真好,我們和大家一樣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們想,大家要學名人,長大了還要爭取做名人。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從現在就努力吧!

擺正人生的坐標

人貴有誌,有抱負,有崇高的追求目標。誌向是事業的大門,抱負是行為成長的萌芽,崇高的目標是生命的動力和精神支柱。

為了揚起希望的風帆,校正前進的航向,做一個清醒的、有遠大理想的遠航者,我們開展了“我們的座右銘”主題班會活動。

班會要求每位同學以主人翁的態度,針對畢業班同學的思想實際擬定一則座右銘,並要寫明擬定的根據和落實的辦法。

思考、交談、爭論……五十多顆火熱的心在跳動。是啊,誰個不想一鳴驚人?

經過一番周密的準備後,主題晚會隆重推出。

當一份份座右銘在主題班會上自我介紹時,同學們興致勃勃,有的點頭,有的讚歎,有的鼓掌,有的小聲議論。它有嚴格的要求,有深刻的教訓,有對現實的嚴正思考,有對時間的無限追求。

口頭介紹之後,一份份座右銘用彩色紙條書寫懸掛出來了。同學們在參閱、指點、評議,從中得到新的啟發,新的力量。

《規範》教我們學做人

構思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的主要內容。為了貫徹落實《規範》,使《規範》成為小學生行為的指南、行動的準則,按《規範》的要求去做人,根據小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把《規範》的內容及貫徹《規範》中的好人好事編成啞劇、快板、相聲、小品等新穎活潑的節目演出。

紀實

播放學生自編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三字歌》,在樂曲聲中男女班長上。(簡稱男、女)

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做人的指路燈。

女:《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是德育的主要內容。

男: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在平時養成。

女: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你受益一生。

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做品德高尚的人。

女:《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做愛勞動的人。

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做遵紀守法的人。

女:《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做拾金不昧的人。

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做為別人著想的人。

※※※※※

女:下麵請看啞劇《換椅子》

(學生甲上。背著書包來上學,看見椅子上有個大釘子,就把旁邊同學的好椅子換過來。乙上。放好了書包,一下坐在椅子上,馬上跳起來,一看,褲子撕了個大口子,鮮血也流了出來。趁人不注意把後進同學的好椅子換了過來,心安理得地坐下。丙上。放好書包一下坐在椅子上,隨即跳起來,褲子也同樣撕了個口了,鮮血滲了出來。他找來錘子,忙活一陣子,修理好了這把椅子。甲、乙目睹了丙的所作所為深受感動,相繼向丙承認了錯誤。三個人拉起手高興地轉了幾圈。)

※※※※※

女:一天小梅乘坐公共汽車。黑心說:“人這麼多別買票了,省下錢買冰棍吃,那該多好呀!”紅心說:“讓售票員阿姨發現了,那該多難為情啊!再說《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我們,乘公共車船要主動買票,不買票怎麼行呢?”小梅聽了紅心的話,走到售票員阿姨麵前說:“阿姨,我們買張票。”

男:下了公共汽車,小梅在草地上撿了一個皮夾子。紅心和黑心又說話了,黑心說:“快裝起來,可別讓人看見了,皮夾子裏準有錢。”紅心說:“這是人家的東西,怎麼能要呢?應當馬上還失主。《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七條說:‘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公。’”這時候小梅又覺得紅心說得對。就把皮夾子交給了警察叔叔。

※※※※※

男:現在社會上有些人認錢不認人。

女:現在社會上有些人重利輕義。

男:他們是物質上的富翁。

女:他們是精神上的乞丐。

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女:《規範》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

男:下麵請AA同學讀一封表揚信(信的內容是一位失主表揚鄭A同學撿到一個提包,內有380元錢和一封美國加州大學的邀請信。失主是位即將出國的博士,正為丟失了提包而焦急,鄭A把她丟失的東西送到她家,失主萬分激動,馬上寫了封表揚信送到了學校)。讀完信,鄭A說:《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我們,撿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我們是個少先隊員,要按照《規範》去做,學習《規範》要見行動,所以我們撿到了提包就千方百計找到了失主。”

女:大家聽了鄭A同學的事跡,你在學《規範》中有哪些進步,受到了什麼教育?請起來談談。

張A:一次我們在大院裏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我們就哈哈大笑,覺得好玩。學習了《規範》的第二條‘尊老愛幼’之後,我們覺得自己的做法很不對,這是對老年人的不禮貌,現在有時看見老年人手裏拿著重東西,我們就主動去幫忙。我們學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後,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懂事了。

張A:過去老師收錢時,我們老多跟家裏要幾毛錢買零食吃,學習了《規範》第八條“不挑吃穿,不亂花零錢”之後,我們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王A:我們家鄰居的報紙老丟失,學習了《規範》第二條“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以後,我們就主動把報紙送到各家各戶,叔叔阿姨們都誇我們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張A:過去發新書或卷子的時候,我們老把好的留給自己,把不好的給別人。自從學習了《規範》以後,我們就改掉了自私的壞習慣。

劉A:我們班從開始學習和貫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後,各方麵都有了進步,上課舉手發言的多了;積極思考問題,認真完成作業的多了。在計算題比賽中,由最後一名一躍成為全年級第一名;文藝、體育活動都是在全校各班前麵,隊列比賽名列第一。

※※※※※

男:蘇聯的大文學家高爾基說過:

女:“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

男: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

女:使它成為熊熊烈火的方法隻有一個,

男女合:那就是勞動!再勞動!”

女:下麵請看雕塑劇《勞動使你心靈手巧》。

(擺出幾組勞動的雕塑形象)

1.三名同學在拖地、掃地、倒垃圾。

2.兩名學生在刷鞋、洗衣服、洗襪子。

3.三名學生正在做飯、送報紙、取牛奶。

4.兩名學生正在削蘋果、炒菜。

5.四名同學正在修理課桌和椅。

男:在學校做個愛勞動的好學生。

女:在家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男:勞動使你心靈手巧。

女:勞動能改造自然創造財富。

全班合:《規範》教我們做愛勞動的人。

※※※※※

女:同學們現在開始考試。

(甲、乙、丙、丁正在參加考試。)

丁:東看看西瞧瞧,斜著眼偷看甲一道題,歪著頭偷抄丙一個得數。大家都討厭他這種考試偷看的毛病,所以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斜眼”。《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十二條規定:課後認真複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這一條可救了“小斜眼”,從此大家再不叫他“小斜眼”了。

※※※※※

丙:媽,給我們兩塊錢,我們要買羊肉串吃。

媽:隻有一塊九毛錢了,明天媽媽再給你補上行嗎?

丙:不行,不行,那可不行,要兩塊就兩塊,少一分也不行,你聽見了嗎?

女:現在生活富裕了,家家都不缺那幾個零花錢了,不過像寶貝疙瘩這樣花錢大手大腳,看見什麼吃什麼,想要什麼買什麼,這和《規範》第八條對我們的要求“不挑吃穿,不花零錢”是多麼地不相稱啊!

一位老太太上,不小心摔倒了,手裏的菜籃子掉了,菜撒了一地,甲乙丙丁四個人哈哈大笑,又蹦又跳。

男:大家看,這四個小同學多麼沒禮貌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我們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你們這樣笑老太太不覺得慚愧嗎?

四個人都低下了頭,感到了自己做得不對了,甲、乙上前扶起了老太太,撣掉了身上的土,丙、丁把老太太撒在地上的菜籃子和菜撿起,四個人把老太太送回了家。

※※※※※

男上: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

女上: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男: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女:馬路上不踢球,

男:高高興興上學來,

女:平平安安回家去。

女:下麵請聽相聲《瘋狂踢足球》。

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讓你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你們受益一生,《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你們學做人!

全班學生合:做愛勞動的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拾金不昧的人,做遵守紀律的人。

全班同學高唱《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三字歌》,班會結束。

壓歲錢,存起來

1.報所得壓歲錢數

全班32人無一沒得到壓歲錢,少則5元10元,最多270元。總計1039.6元,真驚人!

2.大家談:想儲蓄嗎?為什麼?

不少同學都想儲蓄,他們說:“我們中隊一直在進行勤儉精神的教育,儲蓄是養成好習慣的好方法。”

3.中隊委員會公布活期、死期大小款項的儲存辦法

中隊長說:“由於隨時需要買些橡皮、紙張等物品,小筆款可存入本中隊活期銀行。大筆款由輔導員幫我們去銀行辦定期一年或半年存款,到期本利一起退還。”

“我們50元”,“我們20元”,“我們120元”,……同學們紛紛儲蓄。

還有些同學不存起來,那錢打算怎麼處理呢?

“媽媽全收去了。”“我們要給奶奶買支拐杖!”

輔導員說:“交給家長也是好辦法。給奶奶買些東西,孝敬老人更有意義。”這時輔導員問徐鵬:“你還是有點舍不得電子遊藝廳吧?”“嗯,不過我們要管住自己,您不是說這是培養意誌品質嗎?”大家都笑了。

同學們沒再買變形金剛,也沒人再去電子遊藝廳。經過一年的努力,同學花零錢的現象大大減少了。當他們拿著畢業成績單和儲蓄的本利時,高興地說:“真是碩果累累呀!”

我們知粒粒皆辛苦

每當學校開過飯後,總有三五成群的校外群眾,提著罐、挎著籃、提著桶,揀學生們扔掉的白花花的饅頭、包子、麵條,還有油餅、油條等,好好的糧食浪費掉真叫人可惜!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惜糧教育呢?近一年來,我們引導學生開展了“三知”係列教育活動,收效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