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促進身體的強健及耐力;
運動能疏解緊張和焦慮情緒;
運動能使你感覺起來及看起來容光煥發;
運動能改善睡眠;
運動能減緩或者防止心情沮喪;
固定的運動習慣能降低健康上的風險。
缺少運動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任何一個人,如果他生了病,或是受了傷,不得不躺在床上,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就知道他的肌肉會變得多麼衰弱無力。停止運用肌肉會影響到骨骼、心髒及肺髒。不運動的衰弱肌肉也會對關節及韌帶等結構形成額外的壓力。
應該一周5~7天做固定的一項運動,因為這樣才能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連續三天都沒運動,那麼你得花更多的努力重新開始。在理想的情況下,每個成人在一周大部分的日子裏,應該累積30分鍾以上適度至激烈的體能活動。對多數成人來說,這相當於每小時以輕快步伐走上3~4公裏的路程。倘若你才剛開始,運動10~15分鍾即可,隨後再逐步增加時間的長度。為了堅持運動,需要做一個運動計劃。下麵是維持計劃的一些建議:
1.找個同伴和你運動
如果你找個人一起運動,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少,而且這段時間也會過得較愉快。
2.給自己獎勵
如果你預計一星期要運動5天,每天30分鍾,而且你也達到目標了,則不妨犒勞自己一番。獎勵會帶來動力,也有助於了解何時完成了目標。
3.設定挑戰的目標
計劃參加賽跑、健行或長途自行車旅行。這將更能鍛煉自己,使自己達到更好的體能狀態。
4.寫日記
假如減重是你運動的目的,則可以寫日記來記錄你的日程。寫下你在運動期間的感覺,以及如果你不這麼做時又是何種感覺?記錄你個人的成功或突破。這將能幫助你觀察自己的進步,並在必要時重新評估你的計劃。
5.製定健康的目標
健康運動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鍛煉耐力,或純粹是為了活動筋骨後的舒暢感。問問自己,你的身體在何時需要運動,需要何種形式的運動以及運動量的多寡。
6.運動是為了樂在其中
運動應該是充滿樂趣的。無論你選擇如何運動,不管你是何種體格或身材,目的都應該放在體驗和享受自己的身體感受上。每個人都有資格享受到這種樂趣。
7.3.3注意飲食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喝水,以此來補充能量,並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行。可是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中含有什麼樣的營養成分,以及這些營養成分對我們的健康有沒有幫助,卻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人可能知道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但是並不知道這些營養成分如何為人體所需要,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補充什麼樣的營養,哪種營養成分可以促進人的健康,哪種營養成分不利於人體吸收等等。要知道這些必須具備一定的營養和健康知識。可以找一些專業書籍來看,也可以請教專業的營養師。
1.身體需要的幾種營養成分
(1)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組織、器官由細胞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機體的生長、組織的修複、各種酶和激素對體內生化反應的調節、抵禦疾病的抗體的組成、維持滲透壓、傳遞遺傳信息,無一不是蛋白質在起作用。肉、蛋、奶、豆類含豐富優質蛋白質,是每日必須提供的。注意:
①搭配的原則。如動、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種食物的搭配。
②不過量提供的原則。過多會影響蛋白質正常功能的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氮平衡。
③不過少提供的原則。蛋白質提供過少造成生化反應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導致營養不良。
(2)脂肪。脂肪大多儲存在人體的脂肪細胞中,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熱能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倍。機體細胞膜、神經組織、激素的構成均離不開它。脂肪還起保暖隔熱;支持保護內髒、關節、各種組織;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動物和植物來源的脂肪均為人體之必需,應搭配提供。每日脂肪供熱應占總熱卡的20%~25%。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的主要營養素,它廣泛存在於米、麵、薯類、豆類、各種雜糧中,是人類最重要、最經濟的食物。這類食物每日提供的熱卡應占總熱卡的60%~65%。任何碳水化合物到體內經生化反應最終均分解為糖,因此亦稱之為糖類。除供能外,它還促進其他營養素的代謝,與蛋白質、脂肪結合成糖蛋白、糖脂,組成抗體、酶、激素、細胞膜、神經組織、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