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衝突是一種溝通方式
衝突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凡能推動和改進工作或有利於團隊成員進取的衝突,可稱為建設性衝突;相反,凡阻礙工作進展、不利於團隊內部團結的衝突稱為破壞性衝突。其中建設性衝突對團隊建設和提高團隊效率有積極的作用,它增加團隊成員的才幹和能力,並對組織的問題提供診斷資訊。而且通過解決衝突,人們還可以學習和掌握有效解決和避免衝突的方法。
一個團隊如果衝突太少,則會使團隊成員之間冷漠、互不關心、缺乏創意,從而使團隊墨守成規、停滯不前。如果團隊有適量的衝突,則會提高團隊成員的興奮度,激發團隊成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團隊凝聚力和競爭力。
2.有效處理衝突的方法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人的天性。即使沒有外界的幹擾,我們自己內心也會出現衝突。既然我們不得不和衝突一起生活,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使衝突更加平和並向著正麵的方向發展呢?要有效處理衝突,必須做到主觀態度上坦誠、相互包容,客觀上依據一定的步驟來進行。要高效地處理衝突,化衝突為和諧,除了遵循必要步驟外,掌握一些處理衝突的技巧也是必需的。
溝通協調一定要及時。團隊內必須做到及時溝通,積極引導,求同存異,把握時機,適時協調。唯有做到及時,才能最快求得共識,保持信息的暢通,而不至於導致信息不暢、矛盾積累。
善於詢問與傾聽,努力地理解別人。傾聽是溝通行為的核心過程。因為傾聽能激發對方的談話欲,促發更深層次的溝通。另外,隻有善於傾聽,深入探測到對方的心理以及他的語言邏輯思維,才能更好地與之交流,從而達到協調和溝通的目的。同時,在溝通中,當對方行為退縮、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的時候,可用詢問引出對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對方的立場以及對方的需求、願望。
對上級溝通要有“膽”、有理、有節、有據。能夠傾聽上級的指揮和策略,並作出適當的反饋,以測試自己是否理解上級的語言和理解的深刻度;當出現出入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時,要有膽量和上級進行溝通。
良好的回饋機製。協調溝通一定是雙向,必須保證信息被接收者接到和理解了。因此,所有的協調溝通方式必須有回饋機製,保證接收者接收到。比如,電子郵件進行協調溝通,無論是接收者簡單回複“已收到”、“OK”等還是電話回答收到,但必須保證接收者收到信息。
在負麵情緒中不要協調溝通,尤其是不能夠做決定。負麵情緒中的協調溝通常常無好話,既理不清,也講不明,很容易衝動而失去理性,如吵得不可開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對峙已久的上司下屬……尤其是不能夠在負麵情緒中作出衝動性的“決定”,這很容易讓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後悔。
容忍衝突,強調解決方案。一個團隊完全沒有衝突,表明這個團隊沒有什麼績效,因為沒有人敢講話,一言堂。所以,高效團隊需要承認衝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容忍的必要。衝突不可怕,關鍵是要有豐富的解決衝突的方案,鼓勵團隊成員創造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案是保持團隊內部和諧的有效途徑。
本章建議
1.有意識地尋求與老師、室友、同學、同事以及在兼職或實習時遇到的各種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2.選修一些心理學和社會課程或有關調解和處理衝突的課程。
3.善於在不同的團隊環境下與人合作。你可以向你的親朋好友抱怨團隊的工作,但在工作時一定要始終在語言上和行動上保持積極的態度。
4.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的關鍵是經常思考你的交流效果。在課程學習中多利用與老師和同學交流的實踐機會。
5.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利用這些活動提高你的交流能力。
6.學會當眾演講。有當眾演講的機會要積極參加。
本章小結
由於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而對事業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因素。精通技術卻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可以說是一個災難公式。僅僅懂得如何幹一件工作是不夠的。在任何現代組織中,要取得成功都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並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與他人一起共事對你的事業成功至關重要,它也使生活擁有更多樂趣。本章認為要與他人共事,必須學會如何溝通,溝通五要素是溝通的基礎。要有團隊協作能力。理解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所有人類技能中至關重要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