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她不是因為超齡不是因為受傷不是因為要結婚,不是為了任何客觀原因,她隻是對一家報紙的記者說:“我已經不再熱愛這項運動。”
驚人的坦誠!對於曾拋灑了那麼多青春血汗的遊泳運動,她一定深深熱愛過,她一定曾為之竭盡全力。但那一切並非不可以這樣結束,並非總要苦苦支撐拖遝到力不從心,並非因曾經付出而總要與之糾纏不清,並非因曾經熱愛而在告別時總要有一個曖昧的過程。
對於曾經熱愛的過去,當我們為之竭盡全力之後,有時選擇灑脫地放棄而不是苦苦支撐到力不從心,也許是一種真正的熱愛。
三、不同人的相同經曆
確信自己應該改行或調換工作,當這一想法成熟時,不要再去考慮,要行動起來,不要讓這一想法去逼你,要擁有它,讓它成為冒險。請銘記下麵的勸告:別理那些老是給予否定回答的人。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得對:“值得恐懼的惟一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激勵專家查爾斯41歲時發現自己重新開始生活。他當時住在紐約,為長老會效力,負責該教會的傳播計劃,在那之前的四年裏,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海灣一帶活動,一到晚上就對成千上萬的人們演說。其中的三年裏他也主持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絡裏的每周節目《向上看與生活》。
但查爾斯卻失去了信仰。
查爾斯十九歲血氣方剛時就進了教會,可是到了現在卻意識到自己懷疑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許多東西事與願違,因為太想相信,他的思想提出了挑戰,最後駁斥了自己相信的一切。最後,他決定必須離開教會。
當時,生活好像到了盡頭。他母親由於患了癌症已奄奄一息,長時間疾病的折磨使得她隻剩下皮包骨頭。實際上他同所有的朋友斷絕了來往,並放棄了那些受自己影響而去傳教和加入教會的人們,一時間,他覺得自己像個叛逆者。
但查爾斯沒有什麼真正的選擇,他後來回憶道:“我不能呆在教會裏,隱瞞自己的懷疑,每天生活在謊言裏。我租了一輛車,把僅存的幾樣家什包好扔在車上,然後開始踏上去多倫多的路程。
“那時確實令人苦惱,我怎樣才得以糊口?我合適幹些什麼?誰願雇用一個四十一歲幹過牧師工作的人?
“我決定試一試寫作,我一個人住在喬治灣的一幢擁有兩個房間的小屋裏,寫下了三個電視劇本,我把它們都賣給了加拿大廣播公司。”
“該公司有一位負責人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上見過我,他雇用了我,讓我當上他開辦的加拿大廣播公司社會事務電視係列節目的合夥主持人,從此,我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必會有一次重大的挑戰,在那時刻整個人徹頭徹尾地接受著考驗,仿佛上天虧待了我們。那時刻我們的信仰、信心、耐心、同情心、毅力被逼到幾乎放棄或根本放棄的地步。有些人通過了這些考驗,成為勇者,另外一些人卻任其毀滅。
關於選擇,安東尼·羅賓講過以下兩個故事:
車禍發生時,他正騎著一輛摩托車以一百公裏以上的時速飛馳在公路上,隻偏頭看了路邊一眼,就恢複原來的坐姿。沒想到就在他偏頭之際,原先在前頭的大卡車出人意外地刹住了。他隻有一秒鍾應變,情況萬分危急。為了保命,他閃電似地扳下摩托車把手,側倒滑進卡車之下,此刻油箱蓋蹦跳開來,悲劇就此發生。箱裏的汽油濺出來並被火花引燃。待他蘇醒過來時,已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全身灼痛不能動彈,呼吸困難。四分之三的皮膚三級灼傷。但他沒有放棄生的意誌,掙紮著活過來並重振自己的事業。不料他又遭到另一次打擊:乘坐飛機失事,自腰部以下終身癱瘓。
下麵跟各位談談另一個人的故事,這位老兄的情況似乎非常光彩。
他是一位腰纏萬貫,才華橫溢的藝人。擁有廣大的崇拜者。22歲時,他就躋身於著名的紐約第二市立劇團,是最年輕的成員。沒多久,他就成為劇團中的支柱。很快地,他在紐約一次重要的演出中一炮走紅,成為70年代最偉大的電視演員之一,進而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影視紅星。同時他又跨入了歌唱界,亦享有盛名。他有很多名人朋友、美滿的婚姻、華麗的住宅。幾乎人人所渴望的,他一樣都不缺。
試問,上麵提到的這兩種人生讓你挑,你選哪一個?很難想象會有人舍棄後者而選前者。不要輕易抉擇,還是看看後來吧。前者是最活躍、堅強、成功的人士之一,他的名字叫做米契爾,目前還活得好好的,住在科羅拉多州。自從那次車禍以後,他體驗到了成功與喜悅,遠超過大多數人一輩子的經曆。如今,他結交了許多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事業成功使他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於他不顧臉上的恐怖疤痕,還去角逐國會席位。你可知他的競選口號?“將我送入國會,我不會是另一張俊臉!”後來,他擁有了一位不尋常的紅粉知己,並且他還興致勃勃地競選了1986年科州的副州長。
後者是一位各位熟悉的人物,曾帶給人們無數的歡樂時光。他的名字是約翰·貝路希,當代美國最著名的名星之一,他的故事是70年代娛樂界最成功的故事之一。他豐富了無數人的生活,但卻不包括自己。在36歲時,他死於“古柯齡和海洛因的急性中毒”。當噩耗傳來,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他已變成了一個全身浮腫、藥物濫用到無法自拔的人,老得跟他的年齡毫不相稱。的確,他在外表上,是應有盡有;但在內心裏,已經空虛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