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小麻煩,讓人難以忍受。不過,如果任其發展,本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會對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擾。人們常會因為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大動肝火。比如,上錯火車、飯被煮焦、火爐漏煙、送洗衣店的衣服送還不及時,等等。人們在這些小麻煩上耗費的精力足可以建成或毀滅一個帝國。
但實際上,再小的麻煩也不會因為我們對它發脾氣就能解決掉。焦慮、煩躁、惱怒對解決問題並沒有益處。也許當時,我們的確無法克製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們不應該讓壞情緒“存活”太長時間,最明智的方法就是放棄,對這些無關痛癢的小麻煩不予理會。聰明的人不會刻意去關注女仆有沒有把灰塵弄幹淨,煙垢有沒有被掃掉,廚子有沒有煮好土豆等家庭瑣事。他不是沒有時間,隻是會把精力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在他看來,這些小事是不值得他生氣動怒、浪費感情的。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我們應該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感情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如此,我們不僅能更好地實現個人目標,也能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個人如果能夠擺脫焦躁的情緒,那麼他的生活就會輕鬆很多,人之所以煩躁不安,很多時候是在和自己較勁。比如一個人趕火車的時候,不小心鞋帶斷了,但是如果他能夠想到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也許成千上萬的人都在緊急的時候掉過鞋帶或其他更重要的東西,那麼他的心情就會好很多,然後隻是短短地咕噥一聲,就繼續趕路了。
一個人在求婚的時候,正好有不速之客到訪,求婚被打斷,但是如果他能想到婚禮上大有新娘、新郎落跑的事,他就會釋懷很多。無論如何,每個人遭受不幸的概率都一樣,你經曆的事情也許每個人都在經曆或已經經曆過。
麵對不順,人生需要遵循四“自”方針--自嘲、自慰、自娛、自樂。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誕的類比來安慰自己。我們可以想象著為自己設計一幅肖像畫,對那些企圖褻瀆肖像的人,雖然我們會惱怒不已,但是也該盡量地克製自己的怒氣,而治療這種惱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幅肖像畫擴展成多幅肖像畫,將它們辦成一個畫廊,並且把每幅畫都安裝上不同的表情。生活遭遇了什麼,我們再依據情形選擇合適的表情畫麵對。如果畫像中不乏一些可笑的圖景,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讓自己作為悲劇式的英雄存在是不明智的。當然,這也不意味著在生活中你可以當喜劇式的小醜。因為那樣更令人反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是一種智慧。如果生命是一出戲,那麼你就要嚐試出演各種節目,切忌單調。
在做事之前,先拿出少量的時間鑒別事實,決定哪些事情該努力去做,哪些事情該果斷地放棄。這並不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為以後做事提高質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礎。相反,那些自我膨脹、盲目冒進的人則會事倍功半。過分相信自己無異於自欺欺人。一旦他們看到自我的真相,發現自己並不如認為的那樣完美,他們會難以接受,更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失望。放棄自我崇拜,正確認識自己,這是獲得可靠而又持久的幸福的必要條件。
你若安好,便是幸福
從整體而言,要獲得幸福需要依靠兩個重要的條件,外界環境和個人自身。在這本書裏,我們主要從自身條件出發,探討實現幸福的因素。幸福其實很簡單,其訣竅無外乎兩個字--信仰。快樂的人有快樂的崇拜,不快樂的人有不快樂的信仰。人至少該有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的信仰,否則,幸福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