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幸福守望——每一天,睜開眼睛已是幸福(4)(2 / 3)

非個人興趣不僅具有讓人放鬆的功能,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讓人的生活中的勞逸內容保持一定的比例就是其功能之一。

當一個人忘我地工作,隻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圈時,他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過分誇大個人天地的重要性,以致忘記了外部世界的廣闊無垠。其實,每個人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滄海一粟,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受我們控製的,地球不會因為某個人而轉動,世界也不會因為某件事情而發生變化。認識到這點是很重要的。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幅協調、平衡的生活圖景,在這幅以“生活”命名的圖景中,人們需要展開一係列的必要活動,以便為這幅圖畫增色添彩。

人生極其短暫,時光一去不返。在短暫的生命裏,人們應該盡可能多地去認識那些未知的事物,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地球在宇宙中的具體位置以及我們想知道的一切。放棄求知的機會就像進了戲院而不聽戲一樣。

生活豐富多彩,悲喜交加;自然奇光異彩,令人稱奇;各種壯觀景象,層出不窮。這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賦予我們的特權和對我們的優待。而那些隻對一件事情“情有獨鍾”,無視非個人興趣的人,卻放棄了這種權利。

生活保持一定的比例是極其重要的,它可以起到安慰劑的作用。在生死一線之間,我們的情緒很容易激動、緊張,這是對自身重要性過高估計的結果。當然,在這裏我並無意冒犯生命;相反,正是因為生命如此重要,所以才以它為切入點來說明比例感的重要性。

當我們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寬廣的宇宙中,當我們想到世界不會因為人類存滅而榮枯凋零,也許麵臨死亡,我們會坦然得多。意在為善的少量工作遠勝於意在為惡的大量工作。過分關注自己的工作很容易讓自己陷入狂熱的危險。要預防這種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確生命和宇宙的地位,將它們的概念聯係起來,以保持生活的比例感。

一個人,如果他已經知道了可以讓自己的靈魂變得偉大的東西,但是他卻依然我行我素、卑鄙狹隘、自私自利,而且畏懼命運、害怕不幸,那麼他是很難獲得幸福的。任何具有偉大靈魂的人,都有開闊的心胸,可以包容宇宙間的一切。

當人類受限於狹小的時空,他會竭盡所能地認識真正的自己、生命和世界。他能夠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渺小,能夠把宇宙間所具有的一切價值都凝聚在心中。他深知,在某種意義上,心容世界的人和世界一樣偉大。隻要一個人擺脫了對命運的恐懼,他就能夠體會到更深沉的快樂。即使他飽經滄桑,但在靈魂深處,他依然是幸福的。

非個人興趣能促進人的幸福,這也是其價值的體現。生活總有意外,或好或壞。就算是最幸運的生活也有可能遇到糟糕的情況。在生活中,夫妻之間肯定會有拌嘴的時候,當然單身漢除外;孩子也會有生病,讓父母憂心的時候;商人難免會碰上經濟危機;專業人員也無法杜絕失敗。在遭遇這些不幸的時候,一個人如果能讓自己置身度外,轉而將目光投注在那些憂慮以外的非個人興趣上,比如說下棋、讀偵探小說、沉迷於普通天文學,甚至去探索曆史、閱讀關於巴比倫的材料。

相反,那些不會苦中作樂、不會以消遣解憂的人是不明智的。這些人任憑焦慮攫住自己,在憂患麵前無計可施、寸步難行。生活需要消遣,這種生活態度同樣適用於某些無法彌補的創傷,比如,愛人離開、親人離去。一味地沉浸在悲傷之中,是有害無益的,已經離開的人終究不會再回來,你的悲傷,他們看不到。當然,悲痛肯定是有的,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我們不是鐵石心腸,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將悲痛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否則我們會被悲傷壓垮、痛不欲生。

每個人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成全幸福。在工作和主要興趣之外多尋找一些閑情逸致,以便分散心思,隻要這種閑情無害於人的身心健康,那麼,無論它如何瑣碎都值得一試。而判斷一種消遣是否有害,其標準就是看它會不會毀滅人的思想。比如酗酒、吸毒,這些消遣不僅有害人的健康,而且會侵蝕人的思想,讓人墮落。

良好的消遣活動,不以毀滅人的思想為目的,而是為不幸的生活尋找到新的出口,至少會讓人遠離不幸。然而,如果一個人的興趣極其有限,恰好在某一時段,這僅有的可憐的興趣又不幸染上悲傷,那麼他很難轉變痛苦的心情讓自己快樂起來。一個人要想提高承受厄運的能力,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趁自己在快樂的時候努力培養廣泛的興趣,為心靈開辟一片寧靜的寓所,在此寓所之中使之聯想到的不是那些讓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思緒,而是那些能夠化解憂鬱、令人振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