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幸福倒數——用一輩子證明“我願意”!(3)(3 / 3)

父母要想和孩子建立幸福、愉快、融洽的關係,那他們就很有必要認真地思考一下該怎樣為人父為人母這個深刻的問題,然後切實地付諸行動。家庭問題涉及的方麵非常廣,在這裏我們隻針對和“追求幸福”有關的部分進行討論,並且將對家庭問題的改善限定在個人能力的層次,而不深入到整個社會結構的改變之中。

就我們現在的社會而言,有很多原因會導致家庭不幸福,比如政治原因、經濟原因、社會原因、心理原因、受教育程度,等等。以上等社會的貴族婦女為例,很多女人覺得成為母親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情,她們要比原來的婦女承受更大的壓力。這主要出於兩方麵的原因。第一個原因,社會中很多職業隻對單身女人開放;第二個原因:家庭女傭的服務質量越來越差。

之前的很多女人是因為被生活條件所迫才出嫁的,沒有出嫁的女人必須待在家裏,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生活上先是依靠父母,然後是某位心不甘情不願的兄弟。她不能參加任何娛樂活動,也不能外出工作,各種自由都受到限製。

她沒有機會更沒有勇氣去偷嚐禁果。因為她的大腦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所有的婚外性行為都是罪不可恕的。如果她不顧一切地去冒險,或者被居心叵測的情場老手誘惑,以致失去貞潔,那麼她會使自己陷入一種極其悲慘的境地。奧利弗·歌爾私密(英國作家)的小說《威克菲牧師傳》就真實、深刻地刻畫了這一情景:“能掩飾罪孽的唯一途徑/就是隱藏羞恥,不為眾人所知/能使情夫懺悔/並心中哀痛的方法--唯有一死。”

而現代的未婚女人不用再依靠父母生活,也不用再看兄弟臉色,更不會失去自由、整天被禁足在家裏,甚至她婚前失貞也不會有死亡的危險。隻要她受過良好的教育,她就能自食其力,過上相當舒適的生活。因為父母在經濟上失去了對女兒的控製權,所以他們就在約束女兒的道德行為上少了很多話語權。即使父母反對、責備女兒的行為,她也很少在意。

所以,對未婚的職業女性而言,隻要她相貌不差、智商不低,在她沒有結婚生子之前,她完全可以享受美好的一人世界。不過一旦她有了想要孩子的欲望,她就必須結婚,還很有可能放棄自己的工作。如果丈夫的收入微薄,甚至還趕不上她原來的薪資,而且還要用這少得可憐的收入養活一大家子人,那麼可以想象她的日子有多艱辛了。

她單身時過的是衣食無憂、安逸快樂的日子,嚐盡了獨立生活的甜頭;可結婚生子以後不僅自由受到一定的限製,而且每花一筆錢,還要伸手向另外一個人要,這對於每一個有自尊心的職業女性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很多女人正是考慮到這些原因,才會遲遲不敢邁入婚姻的殿堂,更不敢冒然地做母親。

如果一個女人無所畏懼、毅然決然地決定要成為一位母親,那麼她會發現一個新問題,這個問題和前些時代的女人們麵臨的問題比起來更可怕。那就是難以找到中意的用人。結果,這個女人整天忙於家庭瑣事,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來,每天都做和自己的能力、學曆完全不相關的家務活,從一個白領麗人“變身”為家庭婦女。

然而,就算把事情交給用人去做,她也很難有好情緒,因為她會不斷地嗬責用人這也不是、那也不好。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狀況,她必須耗費巨大的心思去了解這些用人的能力。結果她發現,把孩子交給保姆照顧,要下多大的決心、冒多大的風險啊!因為他們竟然連清潔、打掃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可如果高薪聘請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用人,這又意味著一筆巨額的花費!一個女人如果每天都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腦筋,每天都把精力花在料理家務上,那她必然會因此喪失原來的、特有的魅力和智力,如若不是,那她真是少有的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