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時候,有個男孩用肮髒、下流的語調給我們講述生育孩子的整個經過。於是,很多孩子對性有了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它是下流之舉。結果,他們長大後鄙視任何有性經驗的女人,即使這個女人的性關係對象是他自己,即使這個女人是他孩子的母親。
父母真實地回答孩子有關性方麵的問題,很有必要。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父母就應該讓孩子知道一些必要的性知識。否則,一旦青春期來臨,男孩、女孩會對自己的身體或情感上的變化毫無心理準備,甚至會感到恐懼、無法接受,覺得自己染上了可怕的疾病。而在青春期來臨之前就受到科學的性教育的孩子是完全可以避免這些恐懼的。
對性,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正確的認識,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它,否則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不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道德。性是自然的,既合理也合禮。性的最好形式就是存在於彼此相愛並且也愛其孩子的男女之間。
孩子接受性知識的年齡要根據其自身情況而定。隻要始終堅持一個方針就好,即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好奇心強、智力高超的孩子可以早點接受性知識;反應相對遲鈍的孩子在接受性知識的時間上可以推遲一點。但是,隻要孩子問到這樣的知識,父母就應該告訴他。父母應該給孩子傳遞這樣一種信息:你想問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問,沒有什麼是不能講的。當然,就算他沒有主動提及,父母在他的青春期來臨之前也該告訴他(原因在上麵已經講過了),以免其他的孩子用不堪的方式告訴他,汙染了他的單純。
另外,父母在給孩子講述性知識時,要用一種輕鬆的口吻,不能過於嚴肅。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引入性教育。所以問答式是講述性知識的最好方式。
性教育不是性別教育,所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有接受性教育的權利,這一點無可置疑。小時候接觸的女孩中,絕大部分都以“無知”為美,在她們出嫁之前,沒有人告訴她們婚姻和性的實質,婚後才從丈夫那裏獲得相關的知識。這樣的情況在結婚之前十分普遍,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聽說了。而且現在沒有多少人承認“無知”是一種美德。
在性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性健康問題。父母既要讓孩子了解性,也要讓他們知道有關性病的知識,教會他們避免和治療的方法。但是在講述性病的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過分誇張,不然會造成孩子的“性恐懼”。
另外,要讓青年人認識到生育孩子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如果他們還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心理準備或者是依然欠缺做父母的能力,那麼就不要輕易地承擔生育的重任。生多少孩子不會危害母親的健康,生育的孩子是否身體健康、智力健全,孩子將來會不會有凍餒之患,這都是年輕人在做父母之前要考慮的問題。一旦有了孩子就要對他負責,讓他享受應得的權利和幸福。這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其次,是生理衛生問題。每個女孩都會成為母親(如果沒有意外,而她又不奉行單身主義的話),所以,她們都應該了解一些有關做母親的知識。無論男女,都應該掌握一些生理衛生方麵的知識。做好父母,首先就要有愛心;其次就是學會有關生兒育女的知識。掌握的知識越多,越能感受做母親的魅力。現在,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拒絕加入做母親的行列,因為她們害怕,一旦成為母親會影響自己發揮知識才能。這是很可悲的事情,因為她們滿有潛力成為不錯的母親。
再者,性教育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性愛教育。完全以占有欲為目的的愛情,會磨損愛情的活力和魅力。忌妒並不是人的正常權力,而是忌妒者的不幸和被忌妒者的冤屈。愛情少了忌妒才會更加完美、熱烈。原來父母總是宣言,愛情是一種義務。這種想法不僅破壞了夫妻之間的感情還破壞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愛情並不屈服於男方或女方的意誌,所以它決不是一種簡單的義務。愛情應該是上帝饋贈的禮物,隻有放飛它,它才能自由地展示它的美麗和快樂。害怕失去幸福的人往往更容易失去幸福,大膽無畏才是幸福的要素。
一輩子最願意的事情
前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製度,政治製度、經濟製度、文化製度等,製度越往小處發展,事情就越細膩。所以家庭內部製度可能是最複雜的製度了。父母愛護孩子,孩子孝順父母,這種和諧的親子關係本來應該成為幸福的最大源泉。可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親子關係在90%的情況下成了父母與孩子雙方都不幸的根源,在99%的情況下成了雙方之一的不幸的根源。所以,當今時代人們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們不能從家庭關係中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