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幸福倒數——用一輩子證明“我願意”!(1)(2 / 3)

這樣的孩子害怕外麵的世界,對他而言,那是一個喧囂雜亂的場所,雖然有快樂,但更多的是不快和恐懼。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對外部世界的懼怕引起的,就像廣場恐怖症一樣,在開闊的場地,他會感到害怕;在四周是牆的書齋裏,他卻感到安全。要想治愈這種恐懼,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得到更多的愛,克服內心對外部世界的恐懼,然後勇敢地從自己的世界走出來,行走在陽光之下,就像那些演員、演說家們一樣。

在這裏我們需要指出一點,並不是所有的愛都能鼓勵人們去冒險。如果想讓愛發揮促進冒險的作用,那麼這種愛本身就要具備堅強的因素。也就是說施愛者要更多地考慮接受者的遠大的未來而不是他目前的安穩。

明智的母親極具膽識,她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從小就讓他接受風吹雨打,她的愛是堅定的。相反,如果一位母親本身就很膽小,那麼她的愛也是懦弱的。她會時刻告誡孩子保持警惕、遠離危險。如果她怕狗畏牛,那麼她的孩子也會和她一樣膽怯、懦弱、時刻沒有安全感、隨時擔心被狗咬。當然,這樣的孩子對於占有欲極強的母親來說是最佳的寵兒。因為她的孩子總會依賴她,絲毫沒有獨立能力。顯而易見,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中會越走越糟。

與其對孩子愛得小心翼翼,倒不如不愛,狠下心來讓他自己去成長。很多人在戀愛的時候努力尋找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並希望因此得到別人的羨慕。其實,他們並不可愛,這種做法和逃避無異,就像現在的很多男人一樣。他們貪求居家的安逸生活,把家當作避風港。在家裏,他們可以躲避社會的競爭、現實的壓力,盡享天倫之樂。他們希望妻子能夠補償膽小的母親無法給予的東西。可是,當他們被妻子當成孩子一樣來對待時,自己又會覺得不可思議。

接受的愛有兩種功能,在上麵的文字中,我們一直都在講述愛的功能之一--讓人有安全感;接下來我們開始講愛的另外一種功能--激發性愛。

性愛是人和動物最原始、最本質的愛,具有親本性的特征,會賦予男女最大的樂趣。沒有性愛的生活對男女而言,都是一種痛苦。沒有性愛,會降低男女生活的熱情,甚至還會使他們形成壓抑的性格。這種性格缺陷又會導致他們日後求愛失敗。

男人對於性愛的需求比女人更真實。男女之間的區別非常明顯,除了身體、相貌上的差異以外,在愛好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女人往往看重男人的性格和才能,男人往往追求女人的外表。所以,在擇偶這一點上,女人比男人更成熟、更值得稱讚。女人為了男人打扮自己,並且深得漂亮的要領;可如果讓一個男人為了迎合一個女人去改變他的性格,那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愛分為接受的愛和給予的愛,接受的愛以人為對象,給予的愛以人為主體。接受的愛有兩種表現方式,熱愛生活和恐懼生活。顯然,我們稱讚前者。

天空幾淨、風和日麗,河岸景觀,如詩如畫,乘一條小船,順風而行,這時候我們醉心於堤岸風光,會情不自禁地喜歡它、讚美它。此時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完全無關欲望,隻是單純地被外部的客觀環境所打動;然而,當你遇上災禍,比如船隻失事,你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求生的欲望,拚命遊向對岸,以保生命安全。河邊美景和生命安全比起來變得微不足道。由此可見,隻有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會感受生活之美,對生活充滿愛和熱情,而人一旦有了這種熱情,又往往會對很多危險視而不見。

上麵描述的愛是因河流產生的自然的愛,還有一種愛包含了主觀和自私的成分,比如因為想要繼續生存,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生命的稻草,這時候外部環境就會對他產生救援的價值,所以他愛它,愛的隻是它的客觀價值而不是其內在品質。但是這種愛並不應該受到指責,因為求生是人的本能欲望,滿足自己的內、外需求是我們做好其他事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