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來的火炮(2 / 2)

自火炮問世以來,一直使用固體發射藥作能源發射彈丸。然而比火炮問世還早的火箭,很早就實現了采用液體推動劑作發射能源,且使用效果非常好。火炮能否也使用液體發射藥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前蘇聯和日本等國就先後開始研究液體發射藥在火炮上的應用。目前,美國已研製出155毫米液體發射藥自行榴彈炮和4管25毫米液體發射藥高射炮(樣炮)。

液體發射藥炮取消了藥筒,發射時靠向高壓密封裝置內自動加注液體燃燒劑和自動點火,使燃燒劑在高壓密封裝置內燃燒產生高壓氣體發射彈丸,因而它結構簡單、射速高。加之液體發射藥能量高、燃燒溫度低,便於生產、運輸和補給,因而火炮初速大、射程遠、身管使用壽命長、攜彈量多、安全可靠。另外,液體發射藥炮通過精確控製注入藥量和改變射角調整火炮射程,可根據需要自動連續無級地改變裝藥(不像固體發射藥火炮發射時需改變裝藥號數),提高了火力機動性。預計液體發射藥火炮在不久的將來可裝備部隊。

為了對付破壞力極大的核彈頭洲際導彈的襲擊,美、蘇早在60年代就開始研製各種反導彈導彈係統,但由於沒有脫離傳統武器的範圍,結果都不很理想。從70年代起,人們發現高密度、高速度的粒子束和微波束等定向能射束,其速度接近光速,比導彈的速度快幾十萬倍,是對付核導彈、衛星等最具威脅力的“殺手鐧”。

射束武器,是一種利用高能強粒子流射束或大功率微波波束擊毀目標的定向武器,也叫作“射束炮”,它的穿透能力極強,能輕而易舉地穿透各種材料製成的來襲導彈,比激光武器的破壞力還要強。這種高能強粒子束的的傳播速度快,對付來襲導彈幾乎不需要預警時間,也不必考慮提前量,從發射到命中目標最多僅需幾十毫秒(1秒等於是1000毫秒)。另外,粒子射束可穿過雨、雪、雲、霧等,不受惡劣氣候條件的影響,是一種全天候作戰武器。但這種武器攔截目標的距離較近,高度低,且粒子帶電易受地球磁場影響。

美國為實現其“星球大戰計劃”而研製的一種天基粒子束武器,計劃配置在衛星或宇宙航行器上作為天基作戰平台,用於攔截處於主動段的洲際彈道導彈等目標。目前,射束炮尚有許多難題沒有解決,但它必將成為未來的一種新兵器。

當機器人在20年代捷克作家的幻想劇本中出現的時候,有些科學家從中就悟出了它的實用性。於是,人們想象在未來戰場上對一些危險性或有害性較大的場合采用“機器人”操作。

為了滿足未來戰爭的要求,美國於1983年開始研製一種無人操作的、具有變革性的“機器人榴彈炮”。該樣炮由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改進而成,上麵裝有一套液壓操縱的機器人彈藥輸送和裝填係統,它由6個液壓傳動的自由度機械手、自動輸彈盤和快速輸彈機等組成。機械手可抓舉45千克重的彈丸。機器人與火炮控製係統完全聯在一起,由計算機控製的機械手可根據作戰需要和指令自動從彈架上選擇所需要的彈種和發射裝藥。射擊時,機械手將彈藥放在自動輸彈盤上,由快速輸彈機裝填。該炮目前仍由1名炮手在車上或在火炮附近通過遙控台操縱射擊,將來會完全由機器人自主地完成火炮係統的操作。估計這種火炮將會在21世紀初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