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後位待虛鬧都城 第三百七十五章:立後之事(2 / 3)

楊曠微微張開嘴巴不知該說些什麼,還真是皇上不急臣子急啊,他頓了頓道:“愛卿,這件事情,朕還未考慮,怎麼突然想著提起?”

李彥振振有詞道:“陛下唯有皇嗣,實乃令臣等憂慮,國儲空缺一日,也會令大商民心不穩。”

楊曠無言以對,他也是忙昏了頭,這一點也沒顧上,本來在他看來這都有些無意義,可是在旁人看來就不一樣了。

“此事朕明白了,老丞相的建議朕會考慮的,今日便到此為止,退朝。”楊曠慌忙的起身在謝量海的侍奉下離開了朝堂,而李彥也皺了皺眉。

百官們紛紛跟在李彥後麵恭送陛下,同時也慢慢離開,一路上還在議論紛紛,今日被老丞相這麼一提,這件事情算是要鬧大了。

楊曠回宮後還沒來得及見止嫣,就趕緊先讓人將張奕之這個閑散人員給召進宮來。這段時間張奕之這個車騎將軍雖然是個閑職,但也沒閑著,還去過南境跟在古勁鬆後麵學習過一段時間,不久前還從北境巡視回來。

接到詔命的張奕之火速的趕往了宮內,進諫陛下。

楊曠看到了曆經滄桑的張奕之,此刻不再穿以前的儒服,而是換上了簡練的軍裝,看來是誌在軍界。

“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朕有事問你。”楊曠抬手道。

張奕之慢慢起身,以為是關於北唐之事,而下一秒楊曠道出的話令他瞠目結舌:“你覺得朕該立後了嗎?”

“陛下...說什麼?”張奕之以為是他聽錯了。

“朕問你朕是不是該立後了,你也算懂點朝局大體,朕也想聽聽你的意見。”今日朝會李彥那麼一問,可還真是讓楊曠手足無措,他自己又對這個沒頭緒,便想著從別人口中獲悉一些意見。

張奕之聽懂後,除了失望還是失望,搞了半天就是問這個,他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楊曠會問這個問題,卻還是認真思考回答道:“的確是有必要,臣以為立後是為了儲位,現在陛下沒有皇嗣,很可能會讓臣子們擔心。”

“是啊,朕也如此覺得,可...”楊曠深知帝王世家規矩森嚴,他愛的隻有止嫣,可若是立一個沒有背景的止嫣為後,實在難以服眾。

倒不是他迂腐,隻是世間法則還不是他能挑戰的,一旦越線,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張奕之自然清楚小師妹跟三師兄之間的感情,再三沉思之後他才補充道:“陛下最好還是先別立小師妹為後,說到底皇後這個位置代表不了什麼,臣鬥膽諫言,若是陛下對小師妹真情實意,何必在意這些。”

“你說的很對,可是就算是要隨便立後,也不能草率,這也是別家姑娘的青春,何苦浪費在宮廷之內。”楊曠當然知道張止嫣不會在意,可是真要立後,豈不是讓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一輩子困在深宮之中。

即便有人自願被困在深宮,那恐怕也是別有所圖,那樣的人成為皇後,可能會引出不小的弊端。楊曠考慮的很周密,所以掣肘的事情也諸多。

張奕之見他有些為難,作為臣子自當改為陛下分憂,可這方麵,他也不是那麼擅長,後宮之事本就繁瑣,而且極易與外戚等勾結,一旦因為利益而霍亂,大商恐又會陷入不利的局麵。

所以每每立後,當政者都要謹慎挑選,不單單是為了正統和名分,而且更是要避免外戚幹政和皇後不省心的局麵發生。

張奕之說道:“陛下倒是可以去請教太後,畢竟太後才是後宮的主人,也在後宮沉浮了很久。”

楊曠白了他一眼,也難怪張奕之不清楚,父皇這輩子就隻有他的生母端妃和太後,而且若不是端妃死於戰亂,恐怕父皇會不會立後都是一回事,他無奈擺擺手道:“這個就算了,想點別的辦法。”

這還真的難住張奕之了,兩個人就這樣為了一個尷尬而又有些重要的話題各自陷入了沉思,他們或許在謀略上是冠絕世間的存在,可在這方麵,那就是個門外漢。

搞了半天,兩個人還是一無所獲,張奕之苦思無果,便隻能低頭道:“陛下恕罪,臣實在是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你還真是會說話,朕還沒放棄你就給放棄了。”楊曠有些不滿,卻也知道怪不得對方,擺擺手道:“原本還想著讓你準備準備北伐的事情,哪知道你這麼沒毅力。”

北伐?!張奕之虎軀一震,什麼事情他都可以無所謂,唯獨此事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讓步,聽到楊曠這番話,明知是為了激自己,卻還是重新重視起來。

“陛下且慢!”張奕之突然抬手,可能還真是被楊曠這麼一激給弄得靈光乍現,他突然又有了思路。

楊曠也是意料之外,他也就是隨便試試,沒想到還真給對方想出來了,君無戲言,他倒是無所謂答應張奕之參與北伐,可他真的能想出來嗎?抱著好奇和急切的心態,楊曠發話道:“你有良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