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新帝即位百廢興 第三百二十三章:帝王之變(2 / 3)

陸平聽的很明白,他此前也通過很多的消息了解了大商這個國家,他聽完後還是微微一笑道:“在為陛下分憂之前,在下想問陛下一個問題,不知陛下可有興趣?”

“問吧,朕現在有時間跟你聊聊。”

“陛下到底是希望終結者亂世,還是想要求一個自保?”

“廢話,朕當然是希望終結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楊曠不假思索道:“如果天師認為朕是出於功利和欲望才如此回答的話,那就錯了。朕是最痛恨戰爭之人,朕的母妃就是死在戰火之中,朕不想再讓多餘的戰爭爆發了。”

“但是陛下也知道,根治戰爭的方法不是一味的求和,而是以戰止戰,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陸平接上的說到:“陛下是有德有能之君,為天下黎明蒼生著想,甚是偉大。所以在下從不認為陛下急於朝堂大洗底是愚蠢之舉,相反在下認為陛下有這般魄力,是何等的令人向往。”

楊曠突然之間就不喜歡這些無用的奉承了,有些不耐煩道:“天師可否說白了,朕不喜歡賣關子,朕很心急,你應該知道有多急,急不可耐的那種。”

陸平搖頭道:“陛下不用著急,至少在下認為,陛下的勝算是最大的,陛下新任在下,就該相信在下的判斷。亂世百年都未結束,皆是因為各國沒有一舉將其他三國全部滅掉的資本。如今陛下著急眼前,那在下就不說遠的了。總之南夏之戰,必定會以古勁鬆大將軍的勝利告捷,而西蜀國君昏庸無能,常年埋頭與吐蕃之間的戰爭,借糧之事斷然不會拒絕,他們也沒膽子去拒絕。再有北唐,陛下也知道五年之內不會進犯,那就意味著我們有五年的時間休整。最後再談內部,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暗處和廟堂。暗處自有野火獨大,他們全部效忠於陛下忠心耿耿,皆是有人有能之勢,無需掛心。那麼就隻剩下廟堂的老派和士族了。士族答應了條件,會在五年內給我們提供最大的捐獻款目和支持,並簽訂條約,而老派則是各想自保,他們僅僅是為了利益聯合,在利益的條件下聯合,也會因為他們的利益而分散,更加容易對付。”

被對方這麼長篇大論的談了這麼久,楊曠突然又覺得自己的擔心沒有必要了,可他之前又為何會擔心,他也想不起來了,或許是他想的太多,亦或是還有隱藏不見的威脅?

“如果陛下還是不放心的話,大可以重新啟用個別幾個聲望比較高的老派官員,陛下想想看他們所有人都被冷落之下聯合,忽然又有幾個人被提拔或者啟用,那麼其他人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認為是背叛?就算有人不相信,那些被提拔的人又有幾個是能顧全大局之人?”

楊曠豁然開朗,暢懷大笑道:“果然果然,實在是妙計啊。朕真是忙昏了頭,竟連這等方法都想不出來了,天師果然高,朕自愧不如啊,哈哈哈!”

“陛下過獎了,其實陛下比在下更明智深遠,隻不過陛下重任在肩壓力太大,而在下一身清閑,自然能想出陛下想不出的辦法。”陸平很中肯的回答了句。

而這句話讓楊曠的心裏默然有種傷感和觸動,因為這句話,他又想到了一個本來已經淡出了這個時代的人,那個人已經死了,伴隨著被自己擊敗的結局死去了。

老太傅,那個曾經站在大商頂點讓國內士族畏懼和追隨以及被敵國所忌憚的那個老人,居然會敗給當時的自己。他早就知道自己勝之不武,畢竟老太傅一人承擔了那麼多的事務和壓力,年邁的身體早已壓上了太多的負擔,束縛也太多,而他當時以親王的身份為所欲為,有暗香閣和父皇的鼎力相助,在加上龔起和張奕之的聯合,才勉強險勝一籌。

自己差的太遠了,年少不知太傅之苦,如今坐上高位有了最大的束縛之後,對那個死去的老人有的隻剩下無比的尊重了,當年的老太傅,無愧為大商的頂點。

“天師,朕想起一個人,想與你談一談。”

望著楊曠黯然的神色,天師也心知肚明會是一個比較憂傷的事情,但他還是用微笑回應道:“陛下請說。”

“曾經有一個人,他很早之前就坐上了太傅的位置,培養了一個光明磊落的帝王和一個很有才能的王爺,隨後幾十年間殫精竭慮,將大商治理的井井有條,而在他老邁之時選擇了退隱幕後,幫助曾經同僚的家族治理大商。他手下人才濟濟,勢力滔天,可是這個人的心始終向著大商,從未有過非分之想,即便到了最後失敗的那一刻,他也選擇了一個臣子該做的事情,依然赴死。”

陸平聽完後,問道:“此人便是大商聞名天下的那位老太傅嗎?”

“正是他,天師覺得他是個怎麼樣的人?”

“老太傅嘛,是個人臣中的榜樣和頂點,可惜不自量力,不是個偉人,在下是這麼認為的。”天師卻沒有按照楊曠的口氣來評價,他給出了一個很客觀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