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企業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
前沿探索
作者:曾竹龍
作者簡介:曾竹龍(1975.12-),男,漢族,湖南省新化縣人。畢業於長安大學,現就職無錫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任何企業的經營目的都將盈利作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將成本預算作為企業的管理重點,公路企業也不例外。公路企業的預算分為建設預算和運營預算,本文通過對公路企業預算管理的現狀進行研究,指出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項目預算保障分析。
關鍵詞:公路企業;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公路企業在運營管理有著獨特性,一方麵它要負責施工另一方麵要完成公路的運營管理,這就使公路企業管理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周期長,存在很多不安定因素,在運營周期中需要對公路進行長時間的保養,要想完善這兩方麵的管理就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成本控製管理體係,要真正的做到事前規劃,事後評價的管理形式使成本控製貫穿到各個環節當中。
一.公路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預算成本冗餘現象嚴重
公路企業在建設過程中都會將質量管理放在首位,這就容易忽略對於成本的控製。很多施工步驟都出現了工序管理過嚴、過高的現象,這就使很多施工環節出了冗餘成本,例如針對關鍵工序的監控方麵,會對材料質量、施工控製最大化。同時公路企業在設計上不具備參與權,這也使設計規劃和成本控製不能很好的聯係,在很多條件下不能做到“能省則省”。
2.施工過程成本控製管理不到位
公路企業通常采取項目管理模式進行公路建設,並且針對工程項目形成獨立的建設機構,這就容易造成管理脫軌的現象,主要問題體現在施工隊伍選擇和采購問題中,很多項目在施工選擇上沒具體的規則和製度,這就使施工隊伍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會主動考慮成本的節約,對成本控製相對冷漠。
在材料采購問題上,不能將成本管理貫穿到位,也沒有製定合理的供貨和集中供貨方案,在加上市場因素的影響,使采購預算和實際購買價格相差較大。同時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多出現毀損、丟失等現象。
3.人員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
公路企業在公路建設和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合理的現象,這是由於每個項目的施工環境都不同,不可能遵循企業製定的人員結構形式,同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人員的工資費用都是根據項目的實際盈利來製定,形成不了完整的薪酬標準。導致工資糾紛現象十分嚴重,這些問題都會促使企業的預算和實際產生較大的差距,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
4.施工成本得不到重視
公路企業製定的成本控製是出於對整個企業的管理目的,這與公路項目的成本控製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尤其在工程質量的控製上缺少預防機製,針對關鍵環節施工投入成本過高或一味追求施工進度而加大設備、人力的投入,這些問題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十分普遍。同時施工人員在質量管理上不到位,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容易造成工程返工,增加質量成本。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成本預算管理中產生的問題主要來自缺少對成本管理的宏觀性,對事件發展預測不到位,使管理不能具有高效性,同時缺少組織結構的管理。
二.解決公路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
1.提高項目管理的集權度
公路企業既然執行項目管理製度,就要讓項目具有足夠的權限,要將項目經理的作為項目的第一管理人,同時根據項目組織機構進行調整,要使每個項目都能形成適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保證項目機構能夠合理規劃,並能夠處理工程進度中所發生的問題,同時執行崗位責任製度,將項目的管理部門進行劃分,明確多個單位、部門的管理目標和責任,使項目在自身上能夠做到“集權”,這樣會使項目的人力、物力、財力直接受項目所支配,才能夠保證項目成本管理在結構上更加的得心應手,使項目成本控製的質量得到提高。
2.企業要將項目管理和成本控製有效結合
項目管理的中心和成本預算相互結合,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管理要遵循施工調度管理,要將整體布局圍繞著成本控製來進行,尤其對重點路段和工序采取項目部直接管理模式,針對成本上的問題要進行解決。針對重點路段和工序采取強製控製措施,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保證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使成本在使用、決策、管理等方麵全麵提高。在施工過程中針對所發生的成本要進行即時掌握。合理擴大成本預算,並且對工期、質量進行生產責任狀的簽訂,避免不合理的延誤工期和質量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