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以主題教育為主導的高職德育體係構建
前沿探索
作者:朱秀潔
摘要: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團委通過開展“感恩回報、理想信念、愛國守法、文明修身”,四大主題教育,不斷開拓德育新思路和新方法,構建了以感恩回報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愛國守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內容的德育體係。
關鍵詞:弟子規;主題教育;高職德育體係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坐落於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中心—沈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院從2011年開始,通過學習踐行弟子規,探索高職德育新模式,以弟子規為切人點,構建以感恩回報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愛國守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內容的德育體係。
一、開展感恩教育,搭建思想教育基礎平台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元素,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懂得感恩的真是寫照。作為高職學校的學生,感恩更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了解家長的苦、師長的累,從而為自己堅定信念打下基礎。
1.開展感恩家庭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意識中,積澱了厚重家庭親情關係。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忘我付出。但是學生由於長期生活在學校。並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勞和付出。我院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以感恩家庭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和學院社團活動。通過開展我為父母“洗洗腳、揉揉肩;捶捶背、刷刷碗、疊疊被、聊聊天。”以及向父母“道一聲辛苦、問一聲平安;送一份祝福、獻一份愛戀”等一係列實實在在的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或者是農活,切實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感受父母的艱辛,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讓父母感受到兒女已經長大,已經懂得感恩,已經懂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父母放心、讓父母安心。
2.利用社會資源展開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敬老助殘活動,讓廣大學生深入到離家較近的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場所開展獻愛心活動,通過公益勞動、奉獻愛心等形式敬老助殘;組織學生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社區服務、公益宣傳等各種形式的誌願服務活動,大力倡導多樣化成才、人人成才的價值觀,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中國夢與個人夢的關係,自覺將個人的成長奮鬥同實現中國夢密切結合起來。
3.發現、培養感恩典型。在感恩教育的基礎上,發現感恩的典型,總結典型,宣傳典型,發揮典型的作用。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全國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以及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評選等活動,在全院範圍內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的活動熱潮。將感恩教育引向實踐,內化為學生的人格和品質。
二、開展理想信念,啟發敬業創業的職業精神
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創業精神,要求學生忠於職責、忠於職守、忠於事業,要培養學生忠誠的職業精神。通過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廣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明確責任;製定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用愛築起職業生涯的階梯。通過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激發了學生對親人、對事業、對祖國的愛,倡導學生樹立責任感,培養學生忠誠堅毅的性格。
1.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用弟子規的精髓鼓舞教育學生,引導學生不斷踐行弟子規。通過幫助學生分析未來就業的崗位和崗位群,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用弟子規中生動感人的故事,教育學生要堅定信念、不屈不撓,任何困難都不是困難,要把中國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性格不斷發揚光大。
2.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敬業素質。積極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專業、忠誠職業精神,培養學生的敬業素質和職業操守。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用企業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融會貫通,讓傳統文化推進企業文化的形成,同時也讓企業文化更接地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讓學生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觀念,樹立“開拓創新”意識,從而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