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大量的活動中去引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實踐出真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更應該知道其中的道理,努力將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融合到數學教學中。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各種課堂更加注重實效性的教學,然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出現了兩種形式。第一,活動形式化,整個課堂表麵看起十分熱鬧,但是整個課堂的容量不大,且缺乏主體意識、整體意識和目標意識;第二,活動絕對化,在整個課堂中比較排斥理論學習,曲解了“活動為主線”,將整個課堂整成了純粹的活動課。因此,數學老師必須要恰當處理活動與發展之間的關係,準確把握課改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所設計的數學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那麼,如何在數學課堂上開展數學活動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第一,從設計一些學生能夠動手、動腦的活動;第二,在數學活動中融入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抽象難於理解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第三,在數學活動中融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還是課堂教學。在眾多的現代教學理論中,也一致認為:主導課堂教學的仍然還是老師富有創造性的教,而課堂的主體則是學生具有探索性的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不例外,要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就必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通過主導作用去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作者單位:鹹陽巿渭城區道南學校)
參考文獻:
[1]邱學華主編:《嚐試創新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2]王立力主編:《教學創新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張奠宙.“與時俱進”談數學能力[J].數學教學,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