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勞資糾紛等相關問題的處理研究(1 / 2)

企業勞資糾紛等相關問題的處理研究

經法視點

作者:李淑英

摘要:本文針對企業的勞資糾紛問題,首先分析了當前我國企業勞資糾紛問題的現狀,並總結了勞資糾紛的主要產生原因,進而係統的提出了防範與治理企業勞資糾紛問題的可行措施,可以為企業在勞資問題的處理上提供合理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勞資糾紛;問題;處理

0、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也逐步步入轉型時期,企業勞資糾紛問題日趨嚴重,拖欠企業職工工資以及企業主欠薪跑路的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主要社會關係的和諧穩定,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國家中的重要不穩定因素。因此,關注企業勞資糾紛問題,妥善處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管理維護的關鍵內容,這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當前我國企業勞資糾紛現狀問題分析

(1)勞資糾紛數量不斷增加。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結構不斷調整,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日益增多,由於在勞動用工合同、社會保險問題、企業轉型改製、工傷事故處理以及勞動權益等方麵存在爭議導致的勞資關係緊張問題日趨嚴重,特別是步入新世紀以後,勞資糾紛案件數量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2)勞資糾紛類型逐步固定。當前勞資糾紛的類型大體上主要集中在工資問題、加班加點以及勞動合同爭議所造成的糾紛。有的企業因為資金周轉不利或者是不按時足額支付工人的勞動報酬,拖欠工資嚴重的化就會造成企業工人的不滿,則有可能會誘發勞資糾紛問題。部分企業為了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違反勞動法規定,超時加班加點但不能夠給予足夠的加班費,甚至是以計件工資來掩蓋應有的加班費,則會有可能造成員工的強烈不滿,成為勞資糾紛問題發生的導火索。勞動合同所造成的勞資糾紛則主要是由於企業不按照勞動法製定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隨意性較大,企業工人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則會導致勞資糾紛問題的發生。

(3)勞動用工密集、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是勞資糾紛問題的多發區域。對於用工密集、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如果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風險問題,造成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以及資金回收困難,則往往會以企業的員工作為風險的轉嫁的對象,企業職工獲得自己應得的工資困難,則會造成企業出現各種勞資糾紛問題。

(4)勞資糾紛問題的解決處理難度較大。對於企業而言,由於職工數量較多,因此勞資糾紛問題往往涉及到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因此在勞資糾紛問題的處理上,難度較大,如果員工群體性的利益得不到滿足,就會造成職工群體情緒失控,極易導致群體事件的發生,設甚至可能出現采用極端方式維權的問題出現。

2、企業勞資糾紛出現的問題分析

(1)企業勞資雙方處於不平等的地位。雖然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對於勞動力的需求日益緊張,但是在總體形勢上仍然是處於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形式,市場的這種形勢就決定了勞資雙方無法處於平等的地位,當企業提出一些違反勞動法的無理要求時,工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得不屈從,這就為勞資糾紛問題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2)勞資雙方的法律意識淡薄。由於勞資雙方的法律意識淡薄,因此在針對一些勞資糾紛問題的處理上,就會導致勞資糾紛極端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對於一些以農民工作為勞動主體的企業,由於對於勞動法不是很熟悉,因此當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也不能夠及時的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而是通過爭、鬧、圍堵或者是聚眾鬧事等手段進行解決,不僅自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同時也會導致維權行為違背相關的法律法規。

(3)政府部門對於勞資糾紛缺乏有效的監管。現階段部分地方政府片麵注重招商引資的成績,在引進企業過程中對於企業的審查力度不足,這就為後期勞資糾紛問題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其次,由於勞動執法以及勞動監管力度不足,也導致勞資糾紛得不到及時的發現與化解,最終導致勞資糾紛問題的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