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拆遷安置型社區居民思想動態的探索(2 / 2)

3、依賴思想嚴重。

部分失地居民認為:政府征用了他們的土地,政府理所當然應該幫助解決就業、子女入學、生活保障、醫療費用等問題,而自身卻不去想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4、就業觀念陳舊。

土地被征用後,失地居民需要轉變就業觀念,改變就業方式,努力尋求投入市場經濟浪潮下的各種就業機會,但對於從事清潔、搬運、端盤子等苦、累、髒的工作認為這些工作有失體麵,這種陳舊的就業觀念成為他們拓展就業途徑、增加就業機會的思想枷鎖。

5、享樂主義蔓延

因土地拆遷,政府補償失地居民除了必要的安置房產同時也補償一筆不少的安置款項,隻是一些失地居民受享樂主義思想的侵蝕,貪圖及時行樂,沉湎於打牌、賭博等陋習,隨意揮霍補償款,盲目攀比,給自身家庭帶來極大矛盾,也嚴重影響了社區穩定。

二、拆遷安置型社區居民的思想特點

由於大規模的征地、拆遷而被集中規劃、安置到現代社區形式下而組成的拆遷安置型社區居民,他們與傳統存在的城市社區有著一定的區別和差異。可以發現,由於失去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生產生活資料—土地,必然帶來生存環境和條件、生產工作方式、生活習慣、交往方式等方麵的變化,從而容易引起失地居民在失地過程中心理和思想方麵的重大動蕩。很多失地居民由於思想認識不夠,對拆遷與征地這一政府行為理解不夠,對征地過程中根據自身利益提出的種種問題未能妥善及時解決,從心理上對政府的拆遷征地工作產生不信任的因素,進而引起思想狀態的複雜多變,造成此類人群的思想特點具有極大的多變性和不穩定性,容易對現狀不滿足,不理解和支持社區工作人員的安撫工作,更有甚者出現類似集會、靜坐、上訪等不和諧的抗議拆遷征地的行為。這種思想狀態的極大不穩定性,給社會的穩定、社區工作的正常開展、居民生活的日常形態都帶來極大的危害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一日益突出的社會矛盾現象,通過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其他政府或社會行為,化解失地居民的心理矛盾,共同致力於建設新的美好家園。

三、拆遷安置型社區居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維護社會穩定、緩解社會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社會穩定對於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穩定壓倒一切。當前,全社會都在進行日新月異的全麵化改革,城鎮化的飛速發展也給社會變革帶來了新的契機與希望,此大背景下,失地居民組成了新型社區——拆遷安置型社區,使得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在這些變化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影響社會環境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處理這些矛盾和不穩定因素,除了運用經濟、法律、政策、製度的手段以外,做好安置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顯得至關重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廣大安置居民曉以大局,理順情緒,消除疑慮,為新型社區的蓬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使得人們安居樂業,也為其他的一切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寬鬆的外部環境。“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基礎性手段。在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失地居民的數量將逐年增加,如何解決成千上萬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認真做好失地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這是擺在我們麵前必須麵對和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作者單位:湖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馮偉芳,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心理探析.黑河學刊,2004(9)

[2]閻占定、向夏瑩,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生活方式變化特點分析—以武漢市為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6

[3]鄭淑欣,論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學術交流,2001(6)

[4]張慧彥: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2009(5)

[5]蔣紅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設和諧社區.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