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來,夫婦二人的臉色便緩和了許多。
“二位,我們是公平買賣,文明經商,買不買我們的冰箱是你們的自由,隻是有件事情我想請二位賜教。”
聽他這一說,夫婦二人也一臉的認真。
“方才這位女士說,我們的冰箱質量差,能不能告訴我差在何處,我們也好在今後加以改進。”
這位女士被他問得不知如何回答,支吾了好一會才說:“我也是聽人家說,意大利的冰箱是世界一流的,尤其是製冷方麵,沒得比。”
經理聽了女士的話,不急不惱地說:“其實,這隻是人們的一種觀念而已。當然,意大利冰箱製冷方麵有許多長處和優點,給人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但是應該看到,近些年來,我國自行生產的電冰箱在質量上有巨大的飛躍,就說你們剛才看的××牌電冰箱吧。它的製冷效果已經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並且,正在走向國際市場。”
聽經理這樣一說,夫婦倆的滿臉陰雲早已散盡。
此刻,經理搶抓時機發動進攻說:“我看這樣好啦,二位若是信得過我,下午我就派人送貨上門。喏,這是單據,請到那邊取發票和保修單。用後若有質量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就這樣,一樁眼看就要泡湯的生意,在這位營銷經理真誠的語言感召幹得以促成。
可別小看名人效應
春秋時期,洛陽有一位富商名叫白圭,在李悝做宰相的時候,他的生意做得非常紅火。
許多商人、佩服他的經商之道,都來向他討教。他回答說:“我做生意,好像伊尹給商湯出謀,好比呂尚給周文王劃策,猶如孫子和吳起一塊指揮打仗。仿佛商鞅執行法令。智謀不夠,不能隨機應變;勇敢不夠,不能當機立斷;仁慈不夠,不能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意誌不夠,不能固守自己的信念。這就是我做生意的訣竅。”
看來,借助名人效應推銷商品,是利用人們對名人的信賴和崇拜,以達到提高購買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古人尚且懂得利用一般人迷信名人的思想來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那麼,曆史走到今天,在現代經商的各式各樣的手段中,也依然保留著它的一席之位!
你肯定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牽了一匹駿馬到集市上去賣,接連幾個早晨都未賣掉,於是,他想到了伯樂。
伯樂聽他說了事情的原委後,答應幫助他。
伯樂來到集市上,僅在那匹馬的身邊看了看,然後在馬頸上拍了拍就走,走了幾步又回頭,朝那匹馬再看一眼便走了。
這一來,許多人都認為伯樂是個相馬的專家,能夠得到相馬專家青睞的馬,肯定是匹好馬。
於是,這匹馬引得許多人來觀看搶購,馬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地比原先抬高了許多倍。
這就是“名人效應”。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商戰中,許多銷售單位利用“名人效應”的頻率越來越高,範圍也越來越廣。
普通人對此感覺最普遍的就是“名人廣告”。
每天閑暇之時,當你打開電視,其中插播的廣告可謂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
在眾多的電視廣告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熟人”。
在這些你所熟悉的麵孔裏,有的是影星、有的是歌星。還有的是球星。
總之,不到“星”級別的人就少,“星”級越高,即使價格越高,請的也越多。
記得前幾年,有一位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為一家公司做廣告。聽說價錢是好幾百萬。當時普通人聽到這個價都伸舌頭,這簡直是個大價呀!
可是事後聽人說,這家公司因為請了該明星做廣告,銷售格外興隆,淨賺了上千萬元!
這就是名人效應帶來的結果。
正直與聰明
一個精明的營銷員需要具備的條件很多,其中正直與聰明是首要的。
即使你在與人交談之中,這方麵的素養也會流露出來。
我有一位朋友,小時候在家放牛,後來讀了個中等專科學校,畢業後並沒有按部就班地去哪個單位坐辦公桌,而是接下他父親那個幾乎要倒閉的鄉辦廠。
當時,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以為他一定會栽得很慘。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僅僅幾年功夫。他的企業已由資不抵債轉而成為享有盛譽的大型集團,他自己也成了一個大型私營企業的總經理。有一天,他來到自己小時候放牛的農村老家,為當地捐款興建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