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最講究的就是有效的表達,無論你出於怎樣的目的,都不希望沒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說話的目的有四——不論說話者是否有意識,說話一定具有以下四個目的中的一個:
一、引起聽者行動的短語;
二、提供知識或訊息;
三、引起共鳴,感動與了解;
四、讓聽眾感到快樂。
我們現在以亞伯拉罕·林肯為例來說明這四個目的。林肯曾經發明過可以將觸礁的沉船打撈起來的機器,並得到專利權。但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顯然不多。他在自己的律師事務所附近的機械工廠製造模型。每當有朋友來看模型時。他都不厭其煩的加以講解。此一說明的主要目的,就在於提供知識和訊息。林肯在蓋茨堡新舊總統交接時,亨利克來的追悼會上所發表過的不朽的演說——他的目的乃在於取得聽眾的共鳴了解,並讓聽眾感動。林肯當律師時和陪審團所做的辯論,其目的在於讓自己得到有利的判決。而政治性演說的目的,乃在於傳遞意見。換句話說,是要說服聽眾去“行動”。
在林肯被選為總統的前兩年,林肯曾以發明為題,在全國各地做巡回演講,其目的在於取悅聽眾。有時這四個目的是相互浸透的。但總有一個顯得比較突出,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希望能有效,隻除了白癡例外。在這裏我們還可以給大家舉一個特殊的事例,即一些被人們稱為“廢話大師”者的語言。
格林斯潘是三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有人說他是全球的“影子”總統,這位身材頎長、消瘦、年過七旬、總是穿著一套暗色西服,平底便鞋的老人,一走進他的辦公室,媒體、公眾,特別是華爾街上那些從事金融業的人們,便開始注意傾聽他講的每一句話了。因為他在這天講的一兩句話,可能決定那些證券商、股票持有者們明天是進天堂,還是下地獄。
他的職責就是根據美國經濟運行的現狀和對未來趨勢的分析,預測及時調整貨幣供求的決策。他獨立於總統和白宮,隻對國會負責,人們總是仔細聆聽他的每一次講話,捕捉他遺詞造句中的微言大義。甚至從他的動作和微笑中去尋找暗示。不過,這對於格林斯潘來說,則意味著講話是件繁重的工作。因為他得時時注意不要誤導了輿論和公眾。
所以,一言九鼎的格林斯潘同時又被人們稱做“廢話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索羅說,格林斯潘和他的前任們“都對無意義的廢話這門藝術有精熟的掌握,是說廢話的大師”。事實上他說話的目的,是怕別人聽信或采取什麼行動,他不願給人們提供任何信息。
讓信息降低到零為止。在一次對國會的講話中,他說:“我知道你相信你明白了你認為我所說的但是我不能肯定你是不是意識到了你所聽到的並不是我的意思”談到華爾街道·瓊斯指數下降166點時他說:“對貨幣標準問題的討論反映了我們已選擇管理我們自己的方式來仔細研究,並且,也許,更基本地說來,也是關於我們該管理我們社會的這一基本價值的討論。”他甚至也會自我調侃一番:“自從我就業於中央銀行,我學會了語無倫次加含糊其辭。
如果我令你覺得過於明白了,你一定已經誤解了我的意思。”他說處在他的位置,不得不學會說話前言不搭後語,或含糊其辭。並且有意使用不規範的語句。
這套FED(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縮寫)語言,是格林斯潘工作上不可或卻的。卻在生活上給他帶來不小麻煩,甚至差點在他的愛情之旅中,與現在的夫人擦肩而過。80年代初的一天,擔任裏根政府社會保險委員會主席的格林斯潘接到全國廣播公司電視台駐白宮的記者打來的采訪電話,那是該台高級記者安德內爾·米切爾。采訪之後,他們有了一次愉快的聊天。兩年之後。格林斯潘才采取主動行動,他們有了第一次約會。又過了兩年,他們兩人公開出現在白宮的晚宴上,從此,華盛頓社交界就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了。兩人的愛情之旅長達12年,格林斯潘終於向米切爾求婚了,可是他那習慣性的雙關語和讓人難以琢磨的含糊其辭,使精明的女記者在連續了3次的約會中也沒有搞懂他的意思。最後還是格林斯潘斷然拋開FED語言,用明確的話向米切爾求婚,才結成了秦晉之好。
成功的交際,以及成功的演講,要想取得感人的效果,大致來講,應該是能認清自己的目的,以及知道如何達到目的的方法。我們認為有效的說話方法應該是:
1找對了目標。
2使聽眾對你的話題有興趣的技巧。
3自己首先要激起對話題的熱情火焰。
4內容和自我感覺一致。
5有由信念支持的誠懇的表現。
6生動親切、傳達內心的感觸。
7不壓抑真正的情感。
8感情的生發作用。
9熱情的表現。
10將聽眾關心的事物編入話題。
11地方性的特殊話題。
12意識到人們所關心的事都與自身相關。
13做正確誠懇的評價。
14確知你與聽眾的共通點。
15與聽眾建立清楚分明的關係。
16在演講時要使用聽眾的名字。
17用“我們”來稱呼。
18讓聽眾產生溫暖感。
19讓聽眾扮演一定的角色。
20不輕易用質問。
21不要自以為清高。
22采取低姿態。
23利用人性的弱點。
對聽眾誇示你的優越感,必然會遭到嚴勵的反感,而被冷眼相待。在別人麵前發表言論,你就仿佛陳列在廚窗中的商品一樣。你的各種人格層麵都將一覽無遺地呈現在別人麵前。若在演講時,帶了一點點的驕傲之心,都會帶來不可收拾的後果。由於我們本身不可能是一個人格完美的人,所以,你表示自己將盡力而為的話,會令聽眾產生好感及尊敬。除非你有表演的天才,能引起聽眾發噱。
提問的6種方法
1率直提問
直接抓住對方的某一要害問題,開門見山地提問,以置對方於被動地位。這便是率直提問。
率直提問的關鍵是要抓住對方話語的實質或漏洞,直接提問,因而提問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一次發問,也可以連續發問,還可以排比逼問。
一次發問是針對對方的問題或漏洞,直接用一個提問指明對方的錯誤的提問形式。它往往用於對方的錯誤較明顯,且能一問中的的情況。例如:一鞋商趁運動會期間推銷其新式球鞋,吹噓道:“誰買了我的球鞋,誰就能跑第一名。”此時,旁人問道:“如果有兩個跑100米的人買了你的球鞋,誰能得第一名呢?”鞋商會無言以對。
2誘入提問
誘入提問是有意識地通過提問來使對方落入自己設計的圈套,從而迫使對方承認或否認某種言行,達到己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