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說服對方的語言藝術(1 / 3)

告訴他“大家都這麼做”

平常,當市場上出現一種新產品,有時自己並不是急需,但聽到“不少人買了”,於是自己也會去買了來用。

由此看來,人很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大家都這麼做”的說服方法就是針對人們的這一心理,以語言技巧來勸服別人。

這種方法往往收到不錯的效果,有時候,我們看到推銷商品的廣告,就是起到這個作用。

我的小侄子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在家裏很不錯,可一到學校情緒就不好。

什麼原因呢?再三詢問才找到症結所在。

原來一到學校,他就非常在意周圍同學對他的看法,於是左不是右也不是,幹脆就消沉起來。

我的小侄子並不是很調皮搗蛋,成績不好也不差,平常得不到表揚也不挨什麼批評,如此一來,便很少有表現的機會了。

最近,他的老師想了個法子,給他換了個座位,把幾個平時有著良好表現的學生安排坐在他的周圍,當這些同學做了好事受表揚時老師就會強調一句“坐在××旁邊的……”

如此一來,我的小侄子漸漸變得活躍了,由於“大家都這麼做”,他自然也要做囉。

總之,“大家都這麼做”的說服方法在很多時候,很多場合都很管用,當對方不願接受你的說服時,你不妨找出比較充分的實例、剖析做與不做將可能產生的不同後果,並明確告訴對方:大家都這麼做。

說服真正的“掌權人”

某家電城的營銷經理是我的朋友,他在與百貨商店家電櫃組做生意時碰到這樣一件事:他們家電城與這個家電組的交情一直不錯,已經是老客戶了,家電城的經理和業務員與這個家電組的人員混得都很熟。所以,我的朋友認為這次的家電生意肯定也會做得很順利。

誰知事出意外,就在我的朋友正準備去廠家提貨的時候,那個家電櫃組的負責人慌慌張張地跑來對我的朋友說:“經理呀,可不得了啦!不知什麼原因,我們領導不同意從你們這裏進貨。”

經過暗中訪查,其實兩天前百貨商店的經理還表態說:“隻要質量不錯,進貨渠道由櫃組自行決定。”然而後來又突然變卦說;“總覺得家電城的貨……”

這是怎麼回事呢?家電城的貨沒出現質量問題,雙方也沒有什麼矛盾,這使我的朋友感到很納悶。

我朋友到我這裏來訴苦,我聽完他的介紹後就猜想問題是否出在商店的一般幹部身上,我的朋友經我這麼一提醒,眼睛一亮地拍著腦袋說:“唉呀,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果然不出所料,原來這家商店的“真正掌權人”竟是“調配科”新來的科長。

這位科長見下麵櫃組不跟他打招呼便私自進貨,心裏很不滿意,於是在商店領導麵前散布家電城的壞話。

後來這件事自然是擺平了。但是通過這件事我朋友意識到,其實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有時候未必在每個方麵都獨攬實權,有時候某一方麵的實權往往常握在一般職員的手裏。

由於這些人玩弄著手中的權力,使得社會人際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看起來,當你與一個單位打交道時,有時候並不是這個單位的主要領導點了頭就算數的,你必須了解到誰是這個單位的真正“掌權人”,你隻有說服這個真正的實權派人物,才能把事情順利辦成。也就是說,要想說服某個單位的某個人物,首先要了解這個人經常接誰的意誌行事,然後先去說服這個人,如此一來,你的說服才可能成功。

若想說服他,先說服他背後的人

美國有一家航空公司,因為乘客太少感到非常苦惱。

經過調查,了解到乘客之所以不願乘坐飛機,主要原因是害怕發生空難。

於是,這家航空公司作了大量宣傳,主要是宣傳飛機的安全係數。

但是,效果還是不理想。

不得已,航空公司請來了深層心理學家迪西特先生,迪西特先生便對可能搭乘飛機的人們進行了一項心理測試,讓他們進行想像發生空難死之時的情景。測試結果表明,在空難發生的那一瞬間,這些人腦海裏並不是自己的“死”,而是擔心家人怎樣才能接受空難這一事實。

由此看來,人在行將死亡之時,擔心的是自己死後的事情。

即家人會痛苦欲絕地說:“你真傻呀,假如坐火車,怎麼會碰上這樣的事情呢?”於是這家航空公司采納了迪西特博士的調查結論。

後來,這航空公司向乘客的家屬們進行宣傳,說服女士們勸她們的丈夫乘坐飛機,因為乘坐飛機不僅快捷也很安全,還能使丈夫早些回到自己身邊。

同時,航空公司還宣傳製定家庭航空計劃,使婦女也增加了乘坐飛機的機會。

迪西特博士說:“這樣一來,就等於是人們背著整個家庭對航空旅行都給予承認的宣傳符號去旅行。”

經過這一番細致的說服工作,航空公司的乘客多了幾倍,經濟效率大增。

由此看來,若想說服某一個人,首先要把他背後的那個人說通,如此一來,他,也就好說服得多了。

用充滿感情的話開啟他的心扉

我親身經曆過這樣一件事情:

我的兒子讀書的時候一直是“拐子走路”,文科成績很好,理科成績很差尤其是物理,簡直很少有及格的時候。

那是他讀初二的下學期,有一天,他的物理竟得了83分!更令人驚訝的是,83分竟然是這次測驗的第5名!有些平時物理成績不錯的學生這次反倒落在他的後頭。

兒子中午回家的時候,興奮得滿臉發紅,我也為他感到高興;

可是,下午放學後,他突然把書包一扔就衝進浴室,把自己反鎖在裏麵任憑你在外麵捶門就是不出來。

我嚇慌了忙打電話給他同學問發生了什麼事。同學告訴我說,老師在課堂上說他的物理成績是假的!

這一來,我也感到了事態的嚴重。

我走到浴室門口,不再捶門,隻是豎起耳朵聽,裏麵除了水的聲音再也聽不見別的聲音。

於是我充滿著感情地告訴兒子,做父親的相信自己的兒子,相信他經過刻苦的努力,物理成績確實進步很快。同時,我也更堅信自己的兒子決不會用虛假的成績來糊弄人。

後來,我又對著門裏說:老師這樣說你,可能是由於你平時物理成績不好形成的偏見,假如你接二連三地拿出好成績來,他的看法自然要改變,孩子,生氣不如爭氣呀……

就在我說話的時候,浴室裏的水聲漸漸停了,突然,我的兒子在裏麵“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我噓了一口氣:好啦,沒事了。

我給你說這些,是想對你說人與人之間要想了解得深透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要消除由於受了某種委屈而懷有深刻不滿情緒的人心中的隔閡更是難上加難。

你看,連我自己的兒子,也是經過了艱苦的說服才說通的。

經過這一次的實踐,我總結出一條經驗,若想使那些因為種種不滿情緒而緊鎖心扉的人重新打開自己的心扉,切忌在說服的時候用生硬的語言而應該以深情的話語去敲打他的心扉。

對說服內容不滿的幾種表現

有時候當我們在說服別人時,往往會遇到對方拒絕說服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某種不滿在心裏膨脹而又想強壓下去的心理反應。就像上麵所舉的我兒子的例子一樣。當某些委屈、不滿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另外,當你的說服內容與對方的心理狀況不相符合時,更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假如說服的內容與被說服者的想法相悖,對方的不滿情緒肯定就會膨脹,從而增加說服者的難度。

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更需要高超的說服技巧,來解開越拉越緊的結。

比方說,有的人對自己的職位或工資本來就不滿,你卻要說服他振作奮發、努力工作;有的人對自己的戀人愛得深沉,你卻要說服他解除婚約;還有的夫妻感情並沒有破裂,而你卻要說服人家分手……類似這樣的說服,任憑你說破嘴他也不會順應你。當然,一般情況下他不會把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而是將其壓在心裏,越是不滿壓得越深,隻有到了實在壓不住的時候,才會如岩漿噴發般傾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