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善意的推辭藝術(1 / 3)

把“不”說好

不消說,推辭對於要求你的對方,不啻於聽到一個壞消息。

“沒有人會喜歡帶來壞消息的烏鴉嘴。”

因此,你的推辭說不定讓人耿耿於懷,甚至就此結下芥蒂。

這就是“不”字難以說出口的原因。

確實,誰不願意多栽花少栽刺呢?

然而,人生在世,不說“不”是很不現實的,隻有掌握某些訣竅,盡量地把“不”說得更好一些,才能獲得出人意料的推辭效果。

下麵我給你介紹一些說“不”的訣竅。

(1)世界上並非每一件事都非做不可,但也並非哪一件事一定不能做,隻要不是有損國家有損社會有損人的尊嚴,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又願意去做的事情,當然不要一概推辭,不然,這世上哪裏去找互相幫助這個詞?

人,離不開互相溝通,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隻有互幫互助、團結協作,才能增進友情,這也是我們的祖先自古提倡的。

因此,當別人要求我們做某件事情時,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性質,也就是可做或可不做的事,其次要弄清輕重緩急,也就是自己做不做得了,願不願意做的事。

如此一來,該幫則幫,該推則推,心裏就一目了然了。

(2)推辭的方法當然不是千篇一律的,你可以選擇最適合當時情景的一種。

比如;你可以很明確地向對方說:“今天我是不可能替你頂班的,趕快找另一個人吧。”你也可以這樣向對方說:“今天我女友已買好了晚上的電影票,因此不能替你頂班。”當然,你也可以表麵答應而實際上不履行,不過這種方法雖然容易,卻最叫人反感,長期下去,你這個人的形象將大打折扣。所以,我勸你還是別用此法。

(3)當對方提出一個你萬萬料想不到的要求時,你可千萬別一張嘴就吐出一個“不”,這樣對方肯定難以接受。

你應該怎樣做呢?假如你心裏明白這個要求你不可能去做,也該拐彎抹角地道出理由,或是說:“你是不是讓我冷靜地想想,明天再答複你。”如此一來。即使說不,也緩和了當時的氣氛,給對方一個回旋的餘地。

(4)當你要向別人作出推辭的決定時,應該先注意他在情緒上的反應。因為人的脾氣性格各有不同,有的人聽到出人意料的壞消息、心理上一時承受不了,說不定出現情緒化的表現。

因此,給對方一些心理上準備與調試的時間,以免造成不良的後果。

(5)如果你是單位領導,從你口裏說出來的“不”就起著決策性的作用。

因此,當你不得不說“不”時,就應該先用溫和的語言解釋目前的困難,而不是一開口就說出你的決定。

如此做法,很可能你的話還沒說完,對方已猜出你的決定,心理上也就有準備了。

比如:“小張你想去財大進修是好事,可是小李正在休產假,單位人手確實很緊,是不是下學期……”

這樣一來,你單位的這個“小張”也就沒話可說了。

(6)通常情況下,別人可以要求你做任何事情,你也可以一一推辭,這是各自的權利。

當你向對方說出了“不”時,沒有必要解釋為什麼“不”。不過,當對方緊緊逼問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忍不住要作解釋了。其實,“不”就是“不”,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對於那些提出無理要求的人,唯有斷然說“不”,才是最佳方法。

(7)對待別人提出的要求,推辭的語言要堅定平和,決不可以藐視的態度回絕別人。

無論你基於何種理由作出推辭的決定,最好避免損人的字眼。

比如你的朋友邀你打麻將,你不妨溫和地說:“對不起,我還有份材料要寫,明天等用的,就不去打麻將了。”

如此一來,朋友能夠理解,也不至於弄得大家都不舒服。

(8)當你作出推辭的決定時,應在語言和語氣上多加小心,盡量注意不要觸到別人的痛處,以免傷害了別人的自尊。

同時要注意的是,說“不”的時候最好以正麵的姿態明確說出,使對方因為你的坦然而不懷恨在心。

(9)推辭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用“是”來取代“不”。

請你記住,所有的人都願意聽“是”。

雖然這個判斷有時候並不那麼準確,但是它聽起來畢竟比“不”要悅耳得多。

比如,當須導問你能否在下班前完成材料的文稿時,就算這不大可能做也要盡可能地以“是”來回答。

你不妨說:“是的,假若是明天下班前交稿的話。”如果你斷然地說:“不,這萬萬辦不到!”那你等著瞧吧,領導的臉色肯定好不了。

(10)隻有當你拿定了主意的時候,才可以把這個“不”字說出口,而一旦說了,就決不輕易改變。即使對方要盡手段利誘你,也應該堅定自己的意願。

隻有冷靜,堅決而有禮貌地堅持說“不”,對方才會知趣地“告退”。

(11)請記住,當你打算說“不”的時候,應該從語言上讓對方明白你已經注意到了他的意見,然後你再推辭。

如果你在推辭後還能以正麵而中性的語言表明你並未在意對方的無理意見,那麼;你的推辭可以說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12)用許願的方式來推辭,雖然明知道其中有詐,但有時卻很能奏效。

當同事或朋友邀請你外出度假,你不打算去時,不妨說:“非常遺憾,這兩天我實在去不了。下次吧,下次我肯定去,我們好好玩它兩天!”

(13)明確告訴對方,你說的“不”並不是板上釘釘,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這個“不”也是可以改變的。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說出了“不”。這時就可表示:“假如你在暑假前成績表上不再有不及格現象,那麼,我一定帶你上廬山。”

推辭的語言是一門藝術

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高低,一般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都能表現出來,作為人類對其本身的開發,語言的研究不斷深入,其理論也不斷得到完善。

而推辭的語言也在其中。

當我們對別人的要求作出推辭決定時,如果能將這一令對方失望的語言說得悅耳動聽,那麼,對方不僅對你恨不起來,說不定還會喜歡你。你若不信可以試試,我敢打保票,即使達不到喜歡的程度,至少對你不會怒恨。

同樣是推辭,但不同的語言卻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這在前麵我們已經談過。

我們在推辭的時候,如果能以平靜的心態,優美的語言,讓對方感覺到你確實是有難處而不是故意推辭,對方對你依然會抱有好感,而你也不會感覺到因為推辭而不安了。

說句實在話,語言美不僅給予對方美的享受,心理的撫慰,同時也能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例如:

有一天,美國總統林肯正在擦拭自己的靴子,恰巧被一位外交官看見,這位外交官以不無諷刺的口吻說:“嗬,總統先生,你經常擦自己的靴子嗎?”林肯聽了這句帶有嘲笑意味的話,心中自是不悅,便以反唇相譏道:“是啊,你經常是擦誰的靴子呢?”那位外交官自知理虧,無言以答。

林肯總統巧妙地運用語言作為武器,既反擊了對方的攻擊,又保護了自己的尊嚴。

推辭也應該講求語言的美,用一種美的語言來表明自己的意念,表明自己的立場,使對方能以平和的心態來接受自己的推辭,使之既保全雙方的麵子,又達到推辭的目的。

作為一門藝術,巧妙運用推辭語言,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和利用,這是我們大家都盼望的。

可以肯定,隨著人與人之間的廣泛交往和相互溝通,這門語言藝術將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運用。

讓對方自己否定自己

有一位大學教授說起指導不太用功的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時,用“相當費神”來形容。因為既然是指導,就不可避免地要說“不”。自然,由於學生與老師的心靈沒有充分溝通,因此也就無法交上令人滿意的論文。此時,假如再沒有好的言詞,老師和學生之間肯定將由於疏遠變得尷尬。

由此,這位老師想出一個主意,他打聽到這個學生喜歡養花,平時功課再忙,也要在宿舍的窗台上放兩盆花。

每天下課,他都要澆花拔草,把兩盆花養得鮮嫩欲滴。

非常湊巧的是,這位老師也是一個喜歡養花的人,工作之餘,他最關心的就是陽台上的那幾盆花,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有了共同的愛好,這位老師便與學生大侃一通護花經,然後再慢慢將話題很自然地轉到論文上來。

這一來,學生主動說自己的論文確實沒寫好,他決定重新寫過一篇不同主題的論文,題目暫定“護花使者”,旨在通過養花來分析現代家庭……

這以後,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們常常在一起談養花、護花,而這位學生的畢業論文也順利過關了。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若想把自己要推辭的意思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並且要對方全盤接受,有必要說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用這種從對方身上引出話題的方法,引導他自然發揮,讓他在談論的過程中自覺否定自己原來的意見,達到自己說“不”的目的。

這樣一分,對方就會感到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也就沒有滋生不滿情緒的溫床了。

不消說,假如能在自己還未說“不”之前,便使對方不戰而退,無疑是推辭的最佳方式。

與人為善,委婉推辭

當我們無法滿足對方要求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腦袋清醒,要明白推辭和情感是兩碼事,但又是都必須顧全的兩碼事。

也就是說,既要堅持達到推辭的目的,又不要傷害彼此間的友情。

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與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為了“和平進程”的工作經常聯係,由此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一次,薩達特邀請基辛格吃飯,基辛格由於工作繁忙,四處奔走,加之工作上的壓力,心情也不是很輕鬆愉悅,於是就很委婉地向薩達特表示了推辭之意。

他說:“非常感謝總統先生,我的胃已經被喜悅填得滿滿的,等什麼時候有空,我再通知你。”

基辛格這種推辭的方法,既不傷和氣,又使對方很容易接受,真可謂是妙。

有時候,向我們提出要求的或是領導,或是朋友,甚至是自己最親的人。對於他們的請求,要麼滿口承諾,要麼就會因你的推辭而留下種種遺憾。

假若能以履行承諾而告終,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如若不能,如何使推辭不傷害感情就將大傷你的腦筋。

有時候,為了不影響彼此間的感情,故意用搪塞,敷衍的方式來委婉地推辭,說不定也能起到作用;而諸如“非常抱歉”、“十分遺憾”、“真不湊巧”、“實在無能為力”等詞彙,永遠是推辭的最佳語言。

當對方提出的要求你難以辦到時,你唯有作出推辭的決定。

可是,為了不傷害對方的自尊,你也隻能讓推辭顯得友好而又委婉。

友好地推辭能夠顯示出你的禮儀風度與學識涵養,而把對方的期望值降下來,讓他接受你推辭他的理由,則是你應盡的義務。

因此,在推辭的同時,你應該盡量向對方講清你推辭的原因,使之做到友誼還在,情緣長存。

將自貶運用到推辭之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巴不得別人說自己好,這可以說是人的共性。

其實,人都是有雙重性的,對有的人而言,你可能是個冷漠的人,但對另外一些人而言,你可能又是個熱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