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性格模式
人們的反應千差萬別,對同一件事故,有人認為是災難性的,有的人則認為事出有因,不必驚慌。例如,同時看電影《廊橋遺夢》,有人被裏麵的愛情故事感動得涕淚漣漣,“雙袖龍鍾淚不幹”,看完了,還長久地沉浸於情節中,情不能禁,而另外有些人則皺著眉,不屑一顧,認為看這樣的電影,純屬浪費時間,沒必要對婚外戀如此鍾情。再如,當你給你的客人講個笑話解悶時,你又會發現,有的人笑得前俯後仰,手舞足蹈,有的人卻木木地,麵無表情。如此種種,你不得不相信,人們對外界或某一話題的反應的確是懸殊各異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呢?為什麼對某一件事,有的人認為好,有人認為壞呢?蕭伯納告訴我們:“訴求得當,無往不利;訴求不當,寸步難行。微妙之處就在於訴求是否得當。”這就是說,即使是最完美無缺的方案,最切實可行的計劃,最激動人心、鼓舞士氣的消息,除非你能有辦法讓對方明白理解,否則都隻是毫無意義的、虛無的。因此,如果你想通過一項提案,成功地推銷你的產品,或是讓別人明白你的難處,你應該學會恰當地訴求。
而要想於情節理能讓對方明白理解,應該先了解性格模式,這是個人內在氣質、思想、學識的綜合,由它主宰一個人的言行、行為、判斷是非取舍,決定事物的優劣高下。由此,你才會明白,何以人們對同一話題的反應如此懸殊,主要是因為性格特別所導致的。
在某種程度上說,人腦處理事物的方式頗類似於電腦,電腦操作者編程、輸入信息,如要與電腦溝通,進行“對話”,必須熟悉操作程序,同樣,性格模式對於人腦的影響相當於電腦程序對電腦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你要與某人很好地溝通、交流,你也應該了解他的性格特點,好“對症下藥”。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從而形成各各相異的心理及經驗行為,這些性格特點模式可大致有以下幾種。
其一是追求型。這類人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追求事物,另一種則相反,是在逃避事物,當然,這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而已。我們不必太涇渭分明,認為在這兩種追求類型中存在一個分水嶺,實質是我們對涉及物的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如有人看喜劇片,是因為他喜歡追求快樂、開懷大笑的舒暢感覺,這讓他樂觀、心情健康開朗,而另外一個人也去看喜劇片,是因為周末一人獨處,寂寞滋味難以忍受,為了逃避孤獨與寂寞,他選擇了喜劇片,以此來化解憂鬱。又如湯姆喜歡賽車,因為這讓他感到刺激,在飆車中,他感到自由、放縱、全身心高度緊張,而約翰也參加了另外的賽馬運動,他投注,想中彩,看到萬馬奔騰的局麵,他神經緊繃,手心裏滿是汗,他在關心地投注的馬匹是否會中彩,從而能碰碰運氣,從中獲利。
由此可見,雖然同是追求型,有一直傾向於追求刺激,樂於冒險的人,也有傾向於趨利避害,謹小慎微的人,他們對安全、舒適的追求遠遠大於冒險、刺激的追求。如果你想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追求類型,可問一些簡單的事情,如他對愛情、事業、家庭的追求等,你便能大致明白對方感興趣之所在了。
當對方告訴你他感興趣的與不感興趣的,這時,我們可從中獲取某些訊息。假設你是一名推銷員,有兩種基本常用的推銷術,即一種列舉產品的種種好處,另外一種則是盡力述說它所沒有的缺點。當然,這還是從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麵來說。如你推銷一種化妝品,價格昂貴,你應向對方盡力陳述它雖然貴,但質量卻是上乘的,效果奇佳,然後一一列舉它的功效。另外你也可以把它和市場上其他品牌的化妝品相比,指出它沒有其他的副作用。使用這兩種推銷術時,應用前一種,而如果對方害怕出現某種可怕後果,你則要選擇後一種方法,解除對方的疑慮。這常常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與此相反,如果你對對方的性格特點判斷有誤的話,你可能就會打個“敗仗”了。
其二是自我肯定型與外界肯定型。有一種人自視甚高,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好,他們判斷是非、確定自我價值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不輕易為外界所左右,即如果他認為自己做得對,無論別人怎麼批評、指責,他毫不動搖,站定自己的立場,這類人就是自我肯定型的。
而與此相反,另外一種人,他的是非標準以外界評價為主,如果別人認為對的,他就以為正確,另人指責他做氏最某事,他自己也就有此同感,深覺愧疚,即以別人的意誌為轉移。
比如你想勸某人同去遊玩剛修建的度假村,你對他說:“我的朋友都去玩過,覺得那兒的風景不錯,娛樂設施完備,收費又不合理,是休閑娛樂的好場所,怎麼樣,去玩一下吧?”如果他是外界判定型的人,他就會怦然心動,心想既然大家都這麼說,準差不到哪兒去。而如果對方是自我判定型的人呢?他或許不為你所言而打動,因為你的評價標準與他的不一定合拍,要想說動他,你必須換一種方法,如對他說:“這座新建的度假村,格式、風格等與你喜歡的那家差不多,你要不要去看看呢?”這樣說,他會接受,因為這與他的標準謀合。
這兩種人,有這樣兩種不同的性格,大多與各自的經曆有關,一個人經曆得越多,閱曆越豐富,他的評判能力,辨別鑒賞能力都會大大提高,不輕易為外物所動,他的自我判定能力就強。而一位新人,由於處事經驗不足,人生閱曆的缺乏等,往往會使他的自信心大打折扣,當然,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記住,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多麵性,不過,有時一種性格占了主宰地位而已。
一般而言,領導者大多為自我肯定型的,因為決策事務,需要果斷、英明,不能太優柔寡斷,這樣會貽誤時機,商場如戰場,一分一秒都可能導致信息的千變萬化,誰掌握好了時機,誰就成功一半。
第三種性格特點是顧自型與顧他型。這很好理解。顧自型的人一般考慮的是,與自我的利益相關的還是與別人的利益相關?如果關係到切身利益,他會努力奮爭,相反,他可能會抱袖手旁觀的態度。而顧他型的人,則往往是賢妻良母類的,他們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體諒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顧自型的極端就是自私型了,而顧他型的典範,則是為國為民犧牲的英雄人物。
大體上來說,服務行業的人員,最好要是顧他型的,因這類型的人大多有愛心、有耐心,不厭其煩,服務周到。如果他總是在私底下抱怨:工作太累,服務業不對口,甚覺牢騷滿腹,英雄無用武之地,從而影響其他員工情緒,他自己的工作又完成得勉強,對公司對他個人,都是不好受的。這時公司應該予以撤換。選擇員工時,應學會判定他的性格特點,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