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黃巾軍進攻北海(指今渤海地區),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軍圍困在都昌(今山東昌邑西)。孔融想請平原相劉備來救援,可是都昌城被黃巾軍圍得水泄不通,無法出城。孔融手下有個叫太史慈的,一天,他主動請求承擔出城搬救兵的重任,但是硬往外衝,必然是自投羅網,所以,他想出了一條妙計。第二天天剛亮,太史慈帶了兩個弓箭手,手持箭靶,騎上馬,打開城門直衝出去。城外的黃巾軍看到三個人騎著馬衝出來,以為是挑戰,立即調動人馬迎戰。可是,太史慈等卻下了馬用手牽著來到城下的一個塹壕裏,三人一本正經地練起射箭來,練完又回城裏去了。
第三天清晨,太史慈照樣帶著兩個弓箭手出城練箭。黃巾軍見了,有的站起來觀看,有的幹脆躺在那裏不動彈。
到了第四天,太史慈還是在清晨時候,帶著兩個人騎馬出城。黃巾軍以為他們又來練箭,所以毫不戒備,隻有一二個人站起來,其餘的人都還躺著睡大覺。黃巾軍沒有想到,太史慈這次卻突然快馬加鞭,向城西方向猛奔。那一二個黃巾軍見狀大聲呼喊,躺著的人立即爬起來準備上馬追截,可是已經晚了,太史慈他們已經跑出黃巾軍的包圍圈。後來,他們從劉備那裏搬來三千救兵,解了都昌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