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陸遊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2 / 2)

刀光劍影中,陸遊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然而,北伐的失利很快結束了他短暫的軍中生活。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情不能已,滿腔悲憤噴湧而出,用血與淚譜寫下了《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時代的風雨,艱難的現實,英雄的本色,慷慨的壯誌,在詞中得到充分表達;未忘國憂,雄心不已,高亢的政治熱情,永不衰竭的愛國精神形成了詞作風骨凜然的俊美崇高;說盡忠憤,回腸蕩氣,那種雄心無人理解的壓抑感,又形成了詞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劇情調。

收複河山的壯誌難酬,那是一種人生的無奈;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當銘心刻骨的愛情也悄然逝去,陸遊的愛情悲劇,留給世間跨越千年的歎息。

陸遊和表妹唐琬,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常在花前月下吟詩作對。陸遊十九歲與唐婉結合,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遊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雖種種哀告,但母命難違,隻能痛苦地和唐琬分手。不久,唐琬改嫁皇室貴族趙士程,一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

多年後的一個春天,陸遊獨自到沈園遊玩,無意間竟遇上也來遊園的唐琬和趙士程。滄海桑田,人事全非,豐姿綽約的佳人,多情善感的才子,竟相對無語。唐琬讓仆人送來一些酒菜後,與陸遊依依惜別。當紅酥手從陸遊的手心抽出,獨自品嚐那杯苦澀的黃藤酒,一首《釵頭鳳》便成為千年絕唱:“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當唐婉讀到這首詞後,因悲傷過度,鬱鬱而去。陸遊得到消息後,也痛不欲生。此後他雖然輾轉各地,但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仍無法排遣心中的眷戀。沈園成了陸遊對唐琬思念的夢魂縈繞之地,一有機會,陸遊便會來到沈園,在題著《釵頭鳳》的殘壁前停駐,寫詩悼念唐琬。在去世前一年,陸遊在兒孫們的攙扶下,最後一次來到沈園,並留詩一首:“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唐琬一直活在夢裏陸遊的夢裏,這一夢長達五十年,這一夢也是一部留芳百世、淒婉感人的愛情悲劇。

壯誌流雲,無路請纓,陸遊唯有用一隻如椽大筆,抒寫世事感慨,抒寫家國情懷,抒寫人生豪邁。

陸遊始終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雄心,他主張北伐,渴望統一,始終不肯與投降派為伍。雖然數次被罷官,屢次遭打擊,但他仍不願趨炎附勢。雖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矢誌不移,堅守節操,仍然保持著高潔的風格。在晚年,即使退居家鄉,陸遊收複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他在臨死之前念念不忘國家的安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是南宋著名文學家,他一生創作詩歌九千多首,吐露出萬丈光芒,使他成為傑出詩人。他的作品視野十分廣闊,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複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

陸遊的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一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又富有浪漫色彩。他的詞作藝術表現手法豐富多彩,既有蘇軾的高亢激昂,又有秦觀的纏綿哀婉,許多詞篇是南宋詞作中的精品。

陸遊的一生,既豐富多彩,又寂寞愁苦,就像在冰雪中綻放的梅花。他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來讚頌梅花,借傲雪綻放的梅花,顯示自己孤芳自賞、頑強不屈的人生態度,如他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責任編輯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