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廣法師 凝聚和諧正能量(3 / 3)

現代哲學涉及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規律。而《法華》、《楞嚴》所闡述的佛法真理,與辯證法三大規律相同。

恩格斯在《世間論》中說,佛教徒處在辯證思維的高級階段,人類到釋迦牟尼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印廣法師的悟道、出家、弘法,正是從這裏開始的。

那一年,否定之否定五個字在他耳邊響起的時候,他一下就感覺到,把佛法與一切的主義、思想,與各大宗派、文化團體、天地萬法圓融為一個本體,這是佛法發展到新時代的一個標誌,也是他的曆史使命。

他當下就明白了,世間萬法,生住異滅、周而複始,無非一個否定之否定,一個圓滿的歸宿。比如,一粒種子入土、發芽、生根、開花,變成植物,是對種子的否定;植物結出新的種子,又是對植物的否定。經過一個完整的否定之否定,便完成了一次輪回。

他當時就聯想到佛法:從如如不動、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一念真心,變現出諸佛菩薩、天人鬼畜、山河大地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森羅萬象,然後十法界一切萬法又回歸到真心本性,不也是個否定之否定嗎?

不僅如此,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與辯證法中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即對立統一、一般與個別、絕對與相對的關係相融相通。

對此,他又有一個精辟論述:“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別為別”。總,就是性具功德、就是普遍性;別,就是事造功德,就是特殊性、個別性;普遍隻能通過特殊性、個別性而存在、顯現、任何特殊性、個別性都是普遍性,普遍和個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互相依存。普遍與個別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佛法說為不二法門,哲學說為統一體。

印廣法師說,有情無情一切萬法都從真心本性(性具功德)變現而有,由其所想、所見、所聞、所行不同而變現出天地萬法。現代科學動物克隆由猴子血而造出猴子,而打破了兩性交配繁殖後代的千古迷信!現代全息理論即將進一步揭示任何一法都包含整個宇宙的全部信息。我們應該感恩現代科學幫助我們明心見性。

所以,隻要我們一念回光返照,認識了“大我”,明白了“真我”“本我”,我們當下就與整個宇宙、法界融為一體了。

慈悲為本,凝聚和諧“正能量”

大慈大悲,是佛道之根本,也是修行人響亮的名片。這張名片,來源於對宇宙人生真理的深刻認識和把握,來源於一個修行人視萬物為己出、視眾生苦為己苦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懷。

見過印廣法師的人,無不為他的慈悲所攝受。因為他的慈悲,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露,一如他的從容智慧。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已把所有眾生與自己當作一體,他尊重、理解、愛護每一個眾生。

在家修行時,他的房門從不上鎖,任何人出入自由。乞丐可以與他同桌吃飯;鄰居進他外間廚房倒油,他竟不敢露頭;信眾小便濺他臉上,不敢絲毫動作。他的一句口頭禪“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快樂。”

慈航淨苑詔告天下:僧俗行人一律免費吃住,對困難者,還提供來往路費及日常費用。當時,寺院人氣很淡,生活艱難,條件簡陋,有時連續幾個月隻能吃饅頭、鹹菜度日,但這條規矩始終沒有破。無論年齡大小、識字與否,都可以在慈航淨苑出家為僧。至今,隨法師出家的僧眾中,最小的2歲,最大的90歲。

佛教需要這樣的法師,社會需要這樣的和尚,國家需要這樣的僧人。

責任編輯董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