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才有“機”。6月15日,鐵路總公司推出了轉身後的第一項重大舉措——貨運改革。
作為改革的親曆者和實踐者,作為首當其衝的鐵路基層運輸站段領路人,陳波感到十分振奮,也同時感到了責任重大。“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來煤炭和工農業產品快速增長,物資外運需求持續旺盛。加快自治區物資外運,全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鐵路責無旁貸。我們基層站段作為鐵路運輸生產的基本單元,更要積極完成好這次改革任務”。
推行貨運改革,鐵路在12306客戶服務中心網站上專門開辦了“中國鐵路貨運電子商務平台”,使鐵路貨運運輸辦理在幕後走到了前台,運力資源公示、運力分配公示等使企業貨主一目了然,在網上“鍵對鍵”辦理鐵路貨物服務事宜使旅客更加方便。時任包頭車務段段長的陳波,認真學習了電子商務平台的流程,迅速做好貨運業務和貨運人員崗位調整,親自上崗指導作業人員操作;並積極走訪管內貨主企業,向貨主介紹商務平台辦理流程和高效便捷的優勢;為確保電子商務平台功能效益最大化,他大力實施客戶代表、貨運製票設備、電子商務“三進廠”,實行上門服務,既節約了企業的時間,也為企業生產產品留足了空間,得到了企業的強烈支持。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大量積累了經驗後,貨運改革時機已成熟,2013年5月剛剛接任包頭站站長的陳波也做好了充足準備。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怎麼和客戶打交道。”陳波說。
按以往,貨主作為客戶到鐵路來辦理車皮業務,鐵路專用名詞叫申報“請求車”,即請求鐵路給予裝車承運。“僅從這一名詞就反映市場‘主仆關係’的錯位,客戶才是上帝,鐵路作為服務方,理應以良好的服務,‘請求’貨主多來鐵路運貨。這次改革中,我們要努力完成‘實貨製’運輸的轉變,做到簡化受理、隨到隨辦、規範收費、熱情服務”。
他認真落實鐵路總公司盛光祖總經理的要求,積極推動運輸、調度、貨運、物流、客服中心等貨運機構、人員、資產與職能的整合,形成集業務谘詢、物流策劃、理賠服務等於一體的營銷體係,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口價收費、一張貨票核收、一本賬核算、一套係統控製,以最方便、最快捷方式受理貨主需求。
在貨主最關心的運力保障方麵,取消傳統的客戶請求車和承認車環節,按照“確保重點、公正公開、注重效率效益”的原則,及時合理配置運力,對大宗穩定貨物,以年度互保協議為基礎,實現運力緊張條件下的公開公正公平陽光配置。對於零散“白貨”等其他貨物,采取最直接、最簡便的方式受理發貨,實現敞開受理、有貨就裝、隨到隨運。每月逢“9”在網上公示下一旬運力配置結果,對製約敞開收貨的限製去向、特殊車種,在營業點實時顯示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和客戶的監督。
觀念一變天地寬。在邁出了鐵路市場化轉型的堅實一步後,陳波的努力也收到了顯著的效果。2013年,包頭站貨物發送量任務指標5550萬噸,截至7月底,全站共發運貨物3156.25萬噸,完成全年總量的56.9%,同比增長17.1%,超進度計劃8.74萬噸。運輸收入全年任務指標84.44億元,截至7月底,全站共完成運輸收入49.68億元,占全年總量的58.8%,同比增長30%,超進度計劃1.79億元。成為呼鐵局運輸經營的主要增量點。
這樣的成績並不能讓陳波滿足,他對鐵路貨改的未來有著清醒的認識和清晰的規劃。“人民群眾對鐵路貨運改革的最大期盼,在於貨物運輸的快速化和便捷化,必須大力發展全程物流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經濟、優質的服務”。對此,他積極主張“門到門”的運輸,通過與地區貨運中心合作,向客戶企業提供短途汽運、倉儲、配送於一體的專業化物流服務,並主動介入企業生產、銷售全過程,加強物流全過程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重點摸清市場終端行情,告訴客戶哪裏需要你的產品、你這個月生產多少產品是最好的,充分體現鐵路“跟著市場走、圍著客戶轉”的服務屬性,從而吸引更多客戶選擇鐵路運輸。在產品設計上,他力主加快發展集裝箱業務,積極拓展適宜於鐵路、公路、水路的多式聯運方式和國內、國際聯運業務,打造高端貨運服務品牌。這一想法被全國最大的高碳鉻鐵生產企業明拓集團所采納,並引起多家客戶的興趣。
訪談將近結束時,陳波說,“隻要我們把旅客貨主的意見當成上級的指示、當成提升服務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法寶,不斷加以改進,就能推動鐵路走向市場、適應市場、占有市場,就能為企業創收、讓職工受益,就能不斷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讓人民滿意。這是我的鐵路夢,也是我們共同的鐵路夢。”
責任編輯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