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波 用無悔奉獻托舉“鐵路夢”(1 / 3)

陳波 用無悔奉獻托舉“鐵路夢”

形象

作者:史飛

在內蒙古中西部4457公裏鐵路線上,有著這樣一位追夢者。他與草原鐵路共同奮進,親曆了電氣化鐵路從無到有、運輸經營體量翻番、160km/h快速列車開行等重要時刻。作為一名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企業“領頭雁”,他一直工作在運輸生產第一線,呼和浩特站、包頭客運段、包頭車務段、包頭站……在不同的崗位上,他都靠實績說話,引人矚目。

提起他,不得不提到2010年1月3日那個難忘的夜晚。一場百年不遇的罕見特大暴風雪襲擊了內蒙古自治區大部地區,多條鐵路線被暴雪掩埋,哈爾濱開往包頭的1814次旅客列車於當日18時被困於集通線大東溝至三介海子站之間的凹地處,積雪掩埋了車頂,冰凍封住了車門,1400多名旅客及乘務人員被困車廂內。危急關頭,時任包頭客運段段長的他,堅守在調度室指揮受困列車人員安撫旅客、送水送飯、焚火取暖,協助路局和地方政府的救援隊伍除雪搶險。經過連續30多小時的奮戰,1814次旅客列車成功脫險,滯留的旅客全部平安到達目的地。1814次列車被鐵道部授予“抗擊暴風雪英雄列車”和“火車頭獎杯”稱號,他個人被授予“火車頭獎章”。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因為他一直在幹事創業的路上踏實前行。他,就是呼和浩特鐵路局最“資深”的站段長、現任包頭站站長——陳波。

群眾和基層是事業之根

接觸陳波,給人留下“勤勉果敢、雷厲風行、真誠熱情”的深刻印象,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正是這12個字,詮釋了陳波29年“源於鐵路、服務鐵路、奉獻鐵路”的情懷。陳波1984年參加工作,1998年擔任臨河站副站長時,年僅29歲。那時的他,既有青年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也有在工作實踐中磨礪出的“靠理想、靠實幹、靠奉獻”的心態。

在擔任臨河站和包頭東站分管安全、運輸、技術副站長期間,他從分管職責出發認真思考,堅持不懈抓安全、提效率,大力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組織,使車站安全生產和運輸經營取得了新的突破。他主持修訂的《貨運安全控製點卡控措施》、《關於開展專用線裝卸監管經營工作的實施措施》等多項規章製度,時至今日仍在車站的運輸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02年,陳波調任呼和浩特鐵路局任團委書記,這給了他更廣闊的展示才幹的空間。在任局團委的3年間,他特別關注青年職工的願望與訴求,認真解決青工學習、生活等方麵的實際問題,積極引導青工紮根一線、苦學業務、成長成才。他帶領100多名青年職工重拾日本鳥取大學遠山正瑛先生異國造林的壯舉,在廣袤的庫布其沙漠腹地建起了全國首座“中國鐵道青年林”,點燃了無數呼鐵青年艱苦奮鬥的創業激情。因工作業績突出,他先後兩次被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2003年,被全國鐵道團委授予“全路新長征突擊手”,並在這一年7月光榮地當選代表出席團中央十五大。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2005年,陳波就任呼和浩特車站黨委書記,成為全局最年輕的正處級幹部。敢於開拓、勇於創新成為他帶給這個車站的特質。他立足呼和浩特站作為自治區首府對外窗口的定位,著力建設和諧企業文化,親自設計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和現代氣息的站徽,親自規劃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站台文化公園”,精心打造了“微笑(smile)、迅速(speedy)、標準(standard)、真誠(sincere)、安全(safe)、滿意(satisfy)”“6S”服務品牌。這些舉措不僅扮靚了首府窗口,更讓旅客真正感受到和諧溫馨的服務。2006年8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雲其木格為呼和站親筆題詞:“草原鐵路魅力驛站”。呼和站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案例獎和優秀單位。

用理想與責任照亮事業

“我在很多不同的崗位工作過,每個崗位都是嶄新的挑戰,隻有堅持理想、牢記責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幹出實實在在的成績,不辜負組織和職工的厚望。”

近幾年,中國鐵路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鐵路管理體製、服務理念的變化,使鐵路急需一批時代責任感強、閱曆豐富、務實創新的骨幹人才。陳波在這個時候,開始走進更多人的視野。2008年,陳波到全局職工人數最多,也是唯一從事旅客運輸的單位——包頭客運段任段長。他開始思考,怎樣把自己積累24年的工作經驗與全新的環境相結合,努力打造“精品列車、精品服務”。他夜以繼日地跟車寫實、了解掌握情況,並專門擠出時間先後到哈爾濱、沈陽、大連、上海、福州、成都等客運段,學習先進經驗。經過充分的準備,他開始大刀闊斧地實踐自己的管理思路。

首先是企業文化。“作為廣大旅客認知鐵路的重要窗口,我們需要用文化提升服務檔次,展示企業內涵”。他提出了“一切為旅客滿意”的服務理念,使全段5880名職工確立了共同信念和價值觀;他組織設計了包頭客運段特有風格的臥具備品,統一規範了印有蒙、漢、英3種文字和企業服務理念、凸顯草原民族風情吉祥物的標識係統,塑造了個性鮮明的服務品牌;他組織譜寫了《草原天使》等4首段歌、創辦了《草原風》等列車刊物,使職工在潛移默化中團結向上,也使草原文化通過列車傳遍五湖四海。在2009年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年會上,包頭客運段被評為“企業文化建設百佳貢獻單位”,他個人也被評為“企業文化建設貢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