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
形象
作者:劉新光
他們以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做企業文明的傳承者,做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8月28日,北新建材一年一度的廠慶文化節在北京總部圓滿召開。本屆文化節以“傳承與發展”為主題,彙集了北新老一輩創業人、公司目前的中堅力量、青年員工以及剛剛加入北新的90後,通過老中青三代的交流座談共慶北新的節日。座談會上,老一輩北新人飽含深情撫今追昔,中堅力量懷揣感恩立下豪言壯語,青年人滿懷憧憬立誌揮灑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與北新同甘苦、共命運,字字句句,都是對北新深深的熱愛和眷戀,氣氛熱烈而感人。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三十多年來,北新一直堅持‘以廠為家’、‘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用‘家’文化把全體北新人凝聚到一起。隨著時代和企業的發展,麵對世界500強外資品牌的激烈競爭,北新建材在‘敬業愛崗、以廠為家’的企業文化中先後融入‘績效為榮’、‘創新發展’、‘持續學習’等內涵,在經營實踐中這些理念逐漸成為北新人認同的企業文化。”北新建材董事長王兵告訴記者。
而這次座談會,也是圍繞著北新建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而展開的。
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做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早在8月9日上午,北新建材便召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貫徹落實中央、國資委、中國建材集團的要求,部署安排北新建材全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圍繞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主旨,北新建材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舉辦得如火如荼。公司黨委相繼召開了離退休老同誌、中層幹部、青年員工等座談會,廣泛征求對公司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在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方麵的意見和建議。各位參會代表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圍繞“增強為民務實清廉思想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大力推進整合優化、降本增效,全麵促進轉型升級、做強做優,努力建設世界級新型建材產業集團”的活動主題和反對“四風”問題進行了交流發言,對如何紮實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意見建議,並結合公司生產經營實際,從創新發展、作風建設、文化建設、成本節約、員工關懷、群眾關係、安全環保、生產管理等方麵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北新建材取得今天的成績,源於幾代北新人的共同努力,源於幾代北新人犧牲小家鑄就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敬業愛崗、以廠為家”的企業文化理念已深深融入北新人的血液中。而在傳承企業文化、不斷創新發展的北新人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昂揚向上、努力奮進,他們默默無聞、無怨無悔,他們數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就是奮戰在一線的青年工人,藍色的工作服,是他們為之自豪的色調。他們平凡卻不平庸,正在以自己的職業操守和高貴品質,在北新建材這塊飛速發展的沃土上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舍小家,為大家,哪裏需要哪裏駐紮”
蘇誌雄,北新建材房屋版塊國內項目主管,從他走入北新的那一天起,他就將人生的理想定格在了新型房屋事業上,希冀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先後主持多個重點工程施工,為房屋業務的發展默默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北新房屋承攬項目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施工指導人員常常需要駐外數月、甚至經年無法與家人團聚。蘇誌雄同誌不畏風沙寒暑,毅然投身最需要他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舍小家,為大家,哪裏需要哪裏駐紮”。玉樹地震災區援建現場有他奮戰的身影,響沙灣、伯爵園等工程施工工地有他傾灑的汗水。2011年,北新房屋開始承建讚比亞民居項目,為了譜寫好這一締結中讚友誼的新篇章,北新房屋全員立誌將傾公司之力將該項目做好、做精,做出中國品質。為此,公司提出要向讚比亞項目派駐最精銳的施工指導隊伍。作為技術骨幹,蘇誌雄同誌聽到這個消息,吻別剛生產不久的妻子,懷揣著滿月女兒的照片,毅然奔赴異國他鄉,去實踐北新人的莊嚴承諾。在讚比亞,蘇誌雄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麵對不同膚色的夥伴,聽著不懂的語言,忍著對妻兒的思念,他沒有一句怨言,有的隻是夜以繼日、一絲不苟的奮戰,讓代表中國品質的新型房屋早日樹立起來。最終他們用汗水換來了讚比亞項目的完美收官,讚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和稱讚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從讚比亞項目載譽歸來,蘇誌雄同誌再次領命,負責密雲縣石城鎮新農村示範項目的施工工作。項目建設前期,他多次前往施工現場對周邊施工環境進行細致考察,為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輕微施工擾民現象,他一次次地走訪周邊群眾,征求群眾意見並取得村民理解,同時認真製定施工組織方案,把文明施工管理不擾民、安全防護等具體措施寫進施工方案,要求項目實施人員認真遵照執行。2012年底,地處山區的石城鎮格外寒冷,最低氣溫達到零下二十多度,為保障工程項目按進度施工及工程施工的連續性,蘇誌雄同誌帶領石城鎮項目班組繼續堅守在施工工地,住在工程臨建房,吃在工地,不分晝夜工作。蘇誌雄同誌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承擔、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和施工隊伍。最終該項目一期工程在艱苦的施工條件下60天按期完工,實現了當地村民年前喬遷新居、開開心心過大年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