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2 / 3)

蘇誌雄,他始終奮戰在項目工程第一線,以極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紮實的業務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為基礎,通過不懈努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公司業務骨幹。正是以蘇誌雄同誌為代表的北新人在質量、安全方麵嚴謹認真的態度,北新房屋得以幾年來承接項目在獲得優質精品工程的同時全部實現安全“零”事故。

“一刻都不能鬆懈”

“機器隨時都可能出故障,所以一刻都不能鬆懈”。這是吳中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吳中南,北新建材石膏板肇慶廠聯合車間副主任。2008年10月,他走出校門加入北新建材,從石膏板肇慶廠一名普通的叉車司機做起,在工作中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短短幾年時間先後擔任了叉車班長、調度、安全員、聯合車間副主任等職務。

作為聯合車間的副主任,吳中南每天都要奮戰在生產一線。北新建材的現代化石膏板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高,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全線的正常生產。所以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穿梭於各種設備之間,以一個老員工的敏銳排查設備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排除故障隱患。為了杜絕安全事故,他會根據員工的入職年限采用不同的方法來灌輸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安全生產知識。當出現設備故障時,他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幫助在崗員工處理問題,爭取最快的時間排除故障,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在停產檢修期間,他堅持對關鍵設備負責到底,親自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況,確保設備的檢修和維護質量。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個吃苦耐勞,能客串各種崗位角色的好夥伴,在領導眼中,他是一個隨叫隨到,勇挑重擔的好下屬。2013年7月19日是肇慶北新出貨量最大的一天,全天石膏板共裝貨25車,貨量大,人手少。緊急時刻,吳中南在完成本職工作後,又客串了一回叉車司機。他在當天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直到淩晨才把貨發完。他不僅時常兼任叉車司機,還客串過許多其他的角色。廠裏石膏、煤、護麵紙的裝卸貨現場時常可以看見他矯健的身軀。用同事們的話說,“隻要他能幹的活,他都一馬當先”。

作為年輕的管理者同時也是肇慶北新經驗豐富的老工人,在工作崗位上,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一崗多能,處處以集體的需要為己任。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兼顧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個人貢獻的最大化,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

“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

苗家兵,一位憨厚、老實、能幹的山東小夥,現任鎮江北新石膏板句容廠三班生產調度。

苗家兵在公司的第一個崗位是一控上料工,他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不怕吃苦勞累,積極向同事多學、多問、多幹。輪休時一有時間,他就會到一控現場查係統找管道,還經常自己查資料,讀文獻,很快便掌握了上料工的工作技能,了解了各種添加劑的添加量對生產的影響,還精通了上紙、接紙、看邊等崗位的工作方法。雖然他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上料工,他一崗多能,很快贏得了班長和其他同事的認可,基本上可以勝任一控機長的工作。

紙麵石膏板生產線一控成型站的工作相對較髒、較累,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季與炎熱的夏季,成型台出現掉塊斷紙,將帶給一控成型站員工較大的工作量,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他都是第一個衝上成型台,清理石膏板碎片及廢紙。

由於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2013年初,苗家兵被工廠提升為三班生產調度。2013年夏季鎮江地區天氣高溫,因為突發因素造成了濕板成型不好,濕板堵塞幹燥機、熱風爐高溫結焦等情況,為及時恢複生產,他帶領班組其他員工鑽進幹燥機內部把板材一塊一塊的推出,清理完畢從幹燥機出來後,幹燥機內部的積灰已經沾滿了他的工作服,汗水浸透工服從衣角一直向下流。熱風爐高溫結焦時,為保證其他員工安全,他第一個用濕毛巾蒙在自己頭上進入結焦的熱風爐膛內清理結焦煤塊並感受爐內溫度是否安全,在爐膛內部待了不到5分鍾,剛剛被涼水打濕的毛巾就被爐體烘幹……班組的員工經常感慨:“苗家兵為人正直,能設身處地為班組、員工著想,總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他人。”

憑著對紙麵石膏板生產工作的熱愛之心和工作責任感,虛心學習,務實求新,始終抱著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及技術水平的信念積極工作,苗家兵多次被評為石膏板句容廠月度優秀員工、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

“暖的不隻是手,更是心”

能夠通過自己的付出保證生產,提高效率,對北新建材的一線工人們來說,那種滿足感無可替代。更何況,“以廠為家”、“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也讓每一位員工在工廠時時感受得到企業的熱情和溫馨。

李國虎是石膏板新鄉廠生產一控的員工。他是2011年6月份第一批到石膏板太倉廠學習的學員。在太倉廠培訓的最後一周裏,太倉廠負責學員培訓的領導給了李國虎一個對他來說很重要的機會——讓他組織一控人員生產。對於剛剛加入北新的李國虎來說,那是一種巨大的榮耀和挑戰。

培訓期結束後,學員們返回石膏板新鄉廠熟悉設備並拉板試機,試機期間一控的機長操作每次都是以李國虎為主。真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由於培訓期間的努力學習和領導的充分信任,他每次都出色完成了試機任務。他經常在工作中與其他員工進行技術和操作方麵的交流,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