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超:青春在鄂爾多斯盆地綻放(2 / 2)

剝絲抽繭尋妙招

正當大多數人為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認為這種模式化施工肯定會取得好業績的時候,劉超卻在考慮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學來了兄弟單位的措施,使用了相同的工具,卻達不到他們的效果?盡管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卻隻是處於中等水平?

帶著這個疑問,劉超帶領他的團隊開始逐個對標施工過程,找到了問題的結症:我們各個井段都還有瓶頸,直井段速度偏慢,定向段鑽頭泥包,側鑽工序銜接不緊密,水平段軌跡控製不好等。這些問題說明,在一些關鍵環節的技術上兄弟單位肯定有所保留,還有沒透露給我們的殺手鐧。通過多次的“交流”,劉超與兄弟單位許多井隊長建立了“哥們”關係,帶著這些疑惑他再次拜訪兄弟單位井隊,中石化金牌隊50175隊直井段速度特別快,他來到隊上跟王隊長一聊就是一下午,從員工生活到工資待遇,從工區形勢到公司文化,就是遲遲未提技術問題,越聊越投機,最後他才說出了自己的困惑,王隊長說,加大鑽壓,這個區塊的地層適合大鑽壓,我們資料裏鑽壓最大也就10噸,但實際我們都加大14噸,提速很明顯。

他恍然大悟,原來這“解放思想,加大鑽壓”才是直井段提速的奧妙。側鑽工序銜接不緊密,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候凝時間長,他跟固井公司溝通,增加水泥漿硬度,縮短稠化時間,這樣每口井就節省了半天的候凝時間。就這樣,他找出提速瓶頸,然後再找這方麵做的好的單位和隊伍學習,找出解決瓶頸的辦法,再結合我們隊伍的施工情況反饋,不斷的更新施工模板,模式化施工的優勢也逐漸凸顯。40513隊施工的DPH-41井,二開單日進尺858米,是渤鑽在大牛地單日進尺最高紀錄,40510隊施工的DPH-26井創水平段單日進尺240米的公司最好紀錄。其施工的DPT-26和DPH-26井連續創造區塊施工紀錄,獲得甲方的提速提效獎40餘萬元。

搏擊市場勇創新

學習別人隻能是追趕,要想超越,必須創新。劉超和他的團隊在認真總結2012年施工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有的新工具、新方法,深度挖掘提速的潛力,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試驗。

直井段采用單彎螺杆加MWD定向儀器組合,更好的解放了鑽壓,提速方麵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單日進尺最高紀錄從去年的858米躍升至今年的1005米,後又提高到1150米。水力加壓器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定向的效率,造斜段提速15%。這些大膽的創新試驗取得了好的效果,鑽井速度節節攀升。今年他們施工的DPH-64井和DPH-49井分別創渤鑽在大牛地區塊水平井和帶導眼水平井最快紀錄。在上半年的大牛地工區施工單位業績排名中,公司以完成井平均鑽井周期最短位列第一。

劉超和他的團隊遵循著資料收集——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條技術發展之路,憑借著模式化鑽井這一提速法寶,項目部2013年1-7月完成工作量增幅達37.6%,平均鑽機月速和機械鑽速同比分別提高3.8%和13.5%,使大牛地這個低端市場產出了高端效益。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