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繼 軍旅書家的翰墨人生(1 / 3)

張繼 軍旅書家的翰墨人生

關注

作者:陳晰

他的創作室名為“四融齋”,意味詩書畫印並融,可謂名副其實,而媒體稱他為“成就驚豔、頗具影響的全能型藝術家”亦並非謬讚

對於一位青年書法家來說,張繼的經曆可謂獨特。他13歲便在家鄉舉辦個人書畫展而嶄露頭角,至今仍然保持著“九年一展”的習慣;他是有名的獲獎“專業戶”,曾接連在全國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中蟬聯最高獎;他的古典文學造詣深厚,佳作頻出,寫就《中國書畫千字文》令人叫絕;而他的篆刻也獨樹一幟,並多次擔任全國書法篆刻大展評委……他的創作室名為“四融齋”,意味詩書畫印並融,可謂名副其實,而媒體稱他為“成就驚豔、頗具影響的全能型藝術家”亦並非謬讚。

張繼位於北京長安街旁的工作室布置得古樸雅致,這裏陳列著多幅書法作品,從中可見書家不同時期的風格特色。在接受采訪時,張繼先生引經據典,落落而談,他的熱情真誠、淵博儒雅,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蟬聯大獎

和很多著名的書畫家一樣,與生俱來的興趣是推動他走上藝術道路的原動力。張繼出生在河南省長葛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雖然不是藝術世家,但他從小就對寫字畫畫十分著迷。

“少年時代,當我還不懂得何為書法之時,就已受鄉間藝人影響,對寫寫畫畫情有獨鍾。據母親講,凡我所到之處大都留有筆跡,是否似當今一些景點‘到此一遊’之類,已不能記得。不過印象頗深的是讀小學時內心總害怕某一天拚音字母會取代漢字,到那時書法恐怕就沒有了地位,真乃杞人憂天也。”他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13歲的時候,張繼就在家鄉舉辦了個人書畫展,一時轟動鄉裏,成為遠近聞名的書畫神童。

大學時主修美術專業,畢業後分到河南油田美術學校執教,一切似乎都順風順水。1991年,張繼來到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研究生班進修。

從相對閉塞的河南油田,來到了文化藝術氛圍濃厚的北京,這讓張繼感到如魚得水。這段時間,他有緣結識、拜訪了自己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多位書畫名師,在跟這些前輩大家的交流中,讓他受益良多。

在這一年,他的視野擴展了,對書法的理念和認識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也是在這一年,他收獲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份大禮。

當得知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展在征集參賽作品時,他決定試一試。在學校進修時,沒有很像樣的創作條件,教室裏隻有一張小課桌,狹小的宿舍裏擠著8張床位,也沒有多餘的空間,他就把一張空著的上鋪床板拆了下來,支成一個臨時的桌麵,一揮而就了一幅百餘字的章草。

對於這次投稿,他並沒有報多大期望,畢竟自己是初次參賽,又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進修結束後,張繼回到了河南油田。他至今記得,是一個大雨天,門外突然傳來“砰砰”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郵遞員,塞給他兩封信便轉身離開了。張繼拆開信封,第一封赫然便是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的領獎通知書!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喜訊,激動的張繼手拿信封哭了起來。“現在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張繼說:“但當時真的太激動了,一是高興,二是因為這麼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和認可。”

而這次獲獎隻是一個開始,後來,張繼又相繼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獲得全國獎。四年一屆的全國書法篆刻展,可以說是中國書法界的最高榮譽,三年蟬聯最高獎,讓張繼在書法界聲名鵲起。

除此之外,張繼還獲得過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全國首屆正書大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等一係列大獎,榮獲首屆中國書壇“中國十大青年書法家”、“蘭亭七子”及“蘭亭諸子”榮譽稱號,並獲首屆“林散之獎”。可以說,“得獎專業戶”的稱呼毫不誇張。

但麵對這些榮譽,今天的張繼已學會淡然處之。他說,在第一次獲獎後,也經曆過一次落選。當時自己非常痛苦,剛收獲的自信又沒了。他甚至不敢相信結果,打電話過去讓工作人員核查“是不是搞錯了”。但是那一次也讓他對得獎看得明白,不要把獎項太當回事,能不能得獎不是自己的事,隻有書法創作才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