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姚祖輝 “鐵”漢心係赤子情(1 / 2)

姚祖輝 “鐵”漢心係赤子情

專題

作者:郝濤

作為一名成熟青年和成功企業家,他覺得更應該分享的是失敗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有參考價值

作為一位商業英才,他運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的理論知識,結合美國商界的實戰經驗,注重企業文化的塑造,延續並創造了家族企業的輝煌業績;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青聯前主席,他關注青年成長,他每年組織近4萬人次港澳台大學生赴內地學習交流,拓展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對於祖國的認識和了解;他就是全國青聯常委、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姚祖輝。

2013年9月17日,全國青聯十一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在二十一世紀飯店召開,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精英們聚集一堂,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會議時指出的“青聯常委是精英中的精英”。

1.9米的挺拔身高,筆挺的西裝、帥氣的外表,謙遜的舉止,人群中的姚祖輝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始終保持著微笑,非常努力地講普通話,笑起來臉上還有一個酒窩,這才發現英俊瀟灑的他還不失可愛之處。當天下午分組討論的休息間隙,本刊記者對姚祖輝進行了獨家專訪。

失敗的經驗比成功更重要

“一天青聯人一生青聯情。”姚祖輝說,他與青聯有很深的感情,自第八屆增補進入全國青聯,開始擔任全國青聯委員。接著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繼續連任,並且還擔任全國青聯的常委。

姚祖輝創業的時間有20餘年,今年7月,他在上海創立的專做鋼材貿易的寶順昌公司已經整整20周年。他說,即便麵臨近兩年萎靡的鋼鐵市場行情,但是寶順昌仍是他最賺錢的公司。“選擇一行就要注意細分,就要做到最專業最好。”

問及寶順昌的成功之道,姚祖輝道因為失敗的經驗讓他繳足了學費。

作為一名成熟的青年和事業成功的企業家,他覺得更應該分享的是失敗的經驗,“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有參考價值”。姚祖輝舉了一個他自己的失敗案例:2001年,位於香港繁華地段的一間房寫字樓內,有一邊是馬雲創辦的阿裏巴巴,另一邊則是姚祖輝創辦專門從事鋼材電子商務的亞鋼網。“我佩服馬雲不是他現在的成功,而是他走第一步的時候就拿到高盛一億美元的投資。”姚祖輝說,這筆資金夠他“燒”五年,也可以讓馬雲在創業初期能夠抵禦各種風浪,直至今天的成功。

雖然當時姚祖輝也將亞鋼網在香港成功上市,“僅用了兩年時間,上市太快了,沒有抓好機會融到一筆大的資金。”姚祖輝坦承,上市後的亞鋼網並沒有掙到很多錢,反而花錢卻非常厲害,他意識到網絡是個燒錢太厲害的平台,他迅速將亞鋼網賣掉。姚祖輝把亞鋼網的轉讓看成他的失敗,十多年後的姚祖輝談起這起失敗的交易,眼神已經沒有了黯然,更多的是對失敗的經驗總結和教訓。

他建議,現在的年輕人創業時一定要準備充足的資金,此外還有有一顆承受失敗的心。“資金是用來買時間的,如果資金充裕,失敗後會吸取教訓並很快走向成功”。

人到中年,姚祖輝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生感悟是,“創業者往往不是好的管理者”。他認為,創業成功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需交給專業的管理者去打理,也就是聘請CEO(首席執行官),放手給管理者去做。

“聘請CEO是我近幾年來最開心的決定。”姚祖輝說,他的專長是創新和創業,不斷地找新的生意回來。

接手家族企業創造輝煌

1965年10月,姚祖輝出生於香港。父親姚樹聲於1961年在香港創立銷售鋼材的萬順昌公司,成為香港第一個鋼筋進口商。

1992年,姚祖輝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取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學成後回到香港接手管理家族的萬順昌公司,當時姚祖輝年僅27歲。此時的萬順昌隻有約50名員工,主要職位均由家族成員出任,雖說萬順昌當時每年營業額達三億,但是公司財務會計隻是由一名簿記負責。姚祖輝深感必須跳出家族企業的框框,才有出路。

此後姚祖輝決意運用從哈佛商學院學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在美國商界工作時的實戰經驗,為萬順昌注入新思維。他的做法是:既“安內”,亦“對外”。姚祖輝的“安內”工作包括:加設首席財務總監,培育中層管理人員,打造優質產品,並采用沃爾瑪讓供應商直接把貨物運往貨倉的模式,以降低成本,改善庫存管理。與此同時,姚祖輝深知香港市場發展空間有限,決定“對外”發展,大力開拓內地市場。1993年,萬順昌與上海寶山鋼鐵集團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其後於1995年在東莞成立卷鋼中心,往後數年,萬順昌又在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開設卷鋼中心。為進一步開拓內地市場,萬順昌更於2003年在上海設立區域總部。

1994年,萬順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時至今日,姚祖輝已將家族公司發展為銷售額為超過三十億元的企業,並由家族式貿易公司成功轉型為跨國鋼材供應鏈營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