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吳小莉 將螢火之光發揮到極致(1 / 3)

吳小莉 將螢火之光發揮到極致

專題

作者:董穎

從記者到主播、主持人、執行製作人,再到資訊台副台長,吳小莉的每一步成長都在十幾億觀眾的眼皮底下

吳小莉的美如同水仙,奪目而不豔麗。在任何場合,有著招牌笑容和標誌短發的她都能吸引眾人的目光,即使是在全國青聯常委會這樣“眾星雲集”的地方,吳小莉的每一次出現仍會成為人群中的焦點。不斷有人圍到她的身邊聊天、合影,就連一些年長委員也親切地喚上一聲“小莉姐”。

從記者到主播、主持人、執行製作人,再到資訊台副台長,吳小莉的每一步成長都在十幾億觀眾的眼皮底下;從在台灣地區的默默無聞,到在香港特區的嶄露頭角,再到中國大陸的家喻戶曉,似乎一路順風順水。其實,在幸運與成功的背後,是難以計數的艱辛與汗水,是在放棄與堅持之間的不斷抉擇。就像她本人所說:“人生是一場選擇,我們要對每個決定負責。”

鍥而不舍的堅持

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在吳小莉的《足音》一書的序言中寫道:“小莉的成功,更多的理由是來自她自己的勤奮。九七回歸時,新聞60小時播不停,她連續三天帶妝作業,誘發嚴重的皮膚過敏。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她會悲歎‘我實在頂不住了!’可事過之後,她照樣笑容可掬的出現在觀眾眼前。”其實,她也沒什麼秘訣,除了鳳凰和個人的品牌影響力之外,“不過就是鍥而不舍地向對方發申請函,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

事實上,吳小莉一步一步從青澀走向成熟,都與她的這種堅持和韌勁密不可分。在台灣輔仁大學讀大三時,吳小莉成為校刊《傳播者》雜誌的主編,集采訪、組稿、編輯、版式設計和發行於一身,經常忙得不亦樂乎。那是吳小莉第一次接觸傳媒這個行業,不僅讓吳小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還全麵地鍛煉了她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命運之神告訴她,要選擇傳媒作為自己的職業。根據輔仁大學的畢業要求,學生在畢業前要采訪一些商界名流或著名企業家之類的人物。吳小莉大膽地將她的采訪人物確定為可口可樂總裁。這一具有極大挑戰性的想法使全校師生極為吃驚,但吳小莉不為所動,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

接下來,吳小莉連續幾天去可口可樂公司苦等,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每次都被秘書客氣地拒絕了,畢竟是總裁太忙。然而正當這時,事情卻終於有了轉機。一天,吳小莉聽說這位總裁要去哈佛大學演講,時長隻有一小時。吳小莉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毅然前往。在哈佛擁擠的人群中她終於見到了可口可樂公司的總裁,並提出了采訪要求。總裁對這個小姑娘的勇氣表示欽佩,答應可以給她5分鍾的時間。可是,由於演講太過投入,到了第55分鍾時總裁仍在滔滔不絕。此刻,坐在台下的吳小莉心急如焚,畢竟總裁隻停留一小時,就剩5分鍾了。她鼓起勇氣,大膽地遞上了一張紙條:請您記得與一個女學生的約定……

這一頗具膽識的舉動及追求自我權利的執著使總裁為之所折服,他不僅接受了吳小莉的采訪,而且將原定5分鍾的采訪時間延長至半小時。據說,這是這位總裁首次接受這麼長時間的獨家訪談。也正是從那時起,小莉身上這種知難而上、鍥而不舍的精神在一次次的改變著她的命運。

從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係畢業後,吳小莉順利考入台灣中華電視公司(CTS),正式踏入新聞圈。從開始做記者的那一天起,每次采訪前,吳小莉都會踏實地至少做4至5個小時的“硬功課”,力求從各個角度了解被訪者的資料,做到知己知彼,成竹在胸。接下來,她還要跟電視編導討論現場拍攝的方案和諸多細節。“做久了,就會形成一種職業慣性,而且在其他領域內也會逐漸觸類旁通。”就這樣,初出茅廬的吳小莉一點點成熟、強大、自信,逐漸成長為那個我們所熟知的睿智、風趣、精幹的吳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