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頌讚類(9)(1 / 3)

【良師益友】

【一代宗師】受人尊敬崇尚、堪為師表的人。

【語重心長】

【誨人不倦】

【為國育才、不遺餘力】

【甘為人梯、鞠躬盡力】

【棟梁砥華夏、桃李遍九州】砥:砥柱。

【舍己為人】

【紅燭照人】

【春蠶吐絲】比喻老師的獻身精神。

【嚴父慈母、蕙口蘭心】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頌老師品德高潔。

【至理一言、點凡成聖】(《景德傳燈錄》卷十八)

【言得其宜、智愚同讚】([唐]劉禹錫《武陵北亭記》)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身在鬥室氣衝霄漢、口吐珠璣筆生妙文】

【盡把心血予後生、清度時日效先賢】

【為國育才德高業偉、於身克己人賢性淑】

十五、讚醫生

【懸壺濟世】《後漢書·費長房傳》:“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後因以“懸壺”稱醫家。

【功滿杏林】杏林:代醫師、醫界。相傳三國時吳人董奉隱居為人治病而不取報酬,使重病者植杏樹五株,輕病者植杏樹一株,得杏樹十餘萬株,蔚然成林。後人因以杏林代稱醫家。

【杏林春滿】醫學界興旺發達,醫務事業朝氣蓬勃。

【譽滿杏林】

【青囊妙術、名重天下】青囊:藥囊,借指醫術。

【杏林仙澤、潤遍枌榆】枌榆:家鄉。

【術比華佗、德過董奉】華佗:東漢傑出醫學家,人稱神醫。

【幸遇華佗】

【不讓華佗】

【不亞華佗】

【華佗複出】

【華佗再世】

【手到病除】

【救死扶傷】

【活人濟世】

【起死回生】

【醫德高尚】

【仁心良術】

【上醫醫國】《國語·晉語八》:“上醫醫國,其次疾(治)人。”

【良相良醫】

【功同良相】

【著手成春】語出[唐]司空圖《詩品·自然》,後用以頌醫術之高。

【文明行醫】

【德藝雙清】

【好義宋清】宋清是唐朝長安藥市一藥店店主,疏財好義,對貧賤失勢者常賒欠賣藥。見[唐]柳宗元《宋清傳》。

【義比宋清】

【義過宋清】

【康民濟世】

【枯井泉香】《神仙傳》九記,桂陽人蘇仙公成仙前,告訴其母,第二年有瘟疫,若取橘葉井水飲之,可療疫疾。後人因以之頌醫家。

【白衣戰士】

【白衣紅心】

【醫界巨擘】擘:大姆指。

【醫界能手】

【杏林國手】

【岐軒國手】岐軒:即岐伯和軒轅黃帝,相傳岐伯與黃帝切琢而有《內經》。

【扁鵲再世】扁鵲:戰國時傑出醫學家秦越人,人稱神醫。

【岐黃神醫】岐黃:岐伯和黃帝,相傳為醫家之祖。也以岐黃代稱醫界。

【岐黃新秀】

【青囊有傳、華佗再生】青囊:指藥囊,因是青色,故曰青囊,也用以泛指醫術。

【青囊春暖】被良醫一醫,病人得救,溫暖如春。

【神醫仲景】仲景:東漢傑出醫學家張機,字仲景。

【醫通金匱】讚頌醫技很高。金匱:代東漢傑出醫學家張仲景的名著《金匱要略》(書中共列舉二百六十方雜病的治法),也泛指醫書。

【妙手回春】

【藥到病除】

【癰疽徙柳、妙手神功】據《南史·張邵傳》載:公孫泰背上生疽,薛伯宗為氣封之,徒至屋前柳樹上。次日,泰背癰消,而柳樹長一瘤如拳,二十餘日後潰爛流黃汁鬥餘,樹即枯死。

【岐黃真傳】

【醫比岐黃】

【濟世菩薩】

【救命大仙】

【救生最大】語出[唐]劉禹錫《救沈誌》。

【慧眼丹心】

【耿耿丹心】

【體貼入微、關懷備至】

【有求必應、醫德高尚】

【感戴重生】

【恩澤再造】再造:再生。

【藍田露潤蓮島花開萬戶、桔井泉香杏林春暖千家】

十六、讚女性

【德配孟母】孟母:孟軻的母親。孟母事見[漢]劉向《列女傳》。

【才比易安】易安:宋代女文學家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李清照的字。

【坤儀素著】頌女性長者德行向來稱著。坤:八卦之一,卦形象征“地”。《易·係辭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後以“坤”為女性的代稱。儀:儀態,德行。

【心同蘭蕙】心地芳潔無汙。

【冰心蕙質】蕙:一種香草。

【瑤草瓊花】讚人貌美品潔。瑤和瓊都是美玉。

【冰清玉潔】

【堅同金石】頌德性操持堅貞不渝。

【畫荻歐母】荻:蘆柴。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寒,其母以蘆柴棒教修識字。(見《宋史·歐陽修傳》)

【畫荻教子、女中賢媛】媛:美女。

【丸熊畫荻】丸熊:《新唐書·柳仲郢傳》:仲郢母“善訓子,故仲郢幼嗜學。嚐和熊膽丸,使夜咀咽以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