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功令、持正嚴謹】功令:古時國家考核和選用學官的法令。(此條專用於招生、錄取、選拔人才或有關者)
【恪盡職守】恪:勤謹。
【廉正自守】
【廉潔奉公】
【廉潔正直】
【清廉公正】
【清正廉明】
【體恤民情、革政除弊】體恤:體察同情。
【一錢太守】頌為官廉潔。《後漢書·劉龐傳》:劉龐為稽太守,內遷為大臣時,山陰縣有五六個老人,各贈百枚銅錢為他送行,劉隻受每人一枚大銅錢。後人稱之為一錢太守。
【賢良方正】方正:剛正不阿。
【襟懷坦白】
【青天明月】
【一方柱石】
【激濁揚清、懲惡獎善】激濁:鏟除壞人壞事。
【除惡鋤奸、人心大快】
【正大光明】
【光明磊落】
【禮賢下士】
【為政行法、民康物阜】阜:豐富。
【豐功偉績】
【明德親民、施政有方】《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上醫醫國】高明的醫生能醫治國家的毛病。這裏以“上醫”借指能治理國家弊端的人。
【兆民有賴】兆民:眾多的百性。賴:依靠。
【甘雨隨車】百裏嵩“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處,遽甘雨輒澍。東海、祝其、合鄉等三縣父老訴曰:‘人等是公百姓,獨不迂降?’回赴,雨隨車而下。”(見[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後因以甘雨隨車稱頌地方官員有德政。
【甘雨車行、仁風扇動】([宋]柳永《永遇樂》)
【淮陽高臥】《史記·汲鄭列傳》載汲黯治政,善於抓大事而不及小節,漢武帝派他出任淮陽太守,讓他躺在郡閣中治理。他出任後,淮陽政治便清明了。後因以“淮陽高臥”頌人治政有方。
【臥理淮陽】
【蒲鞭不施】《後漢書·劉寬傳》:劉寬當官,溫厚仁慈,對下屬的過錯隻用蒲鞭處罰一下,使其知過知辱就罷了。後因以之頌人為政寬仁。
【鳴琴而治】頌仁政、德政、治政有方。《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宓子彈琴】
【單父鳴琴】
【琴堂高風】琴堂:因宓子賤彈琴而單父治,後即以“琴堂”代縣令。
【澤如凱風、惠如時雨】語出[三國·魏]曹植《矯誌詩》。凱風:和風,南風。
【河陽花飛】讚育林成績突出,也泛指政績突出。[唐]白居易《白貼》:“潘嶽為河陽令,滿植桃李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
【一馬當先】頌以身作則,事事帶頭。
【為民請命】頌愛護百姓,無私無畏。
【弘揚仁風】
【以身作則】
【以身垂範】
【風正行遠】作風正而影響深遠。
【誅除暴戾、海不湧波】戾:凶暴猛烈。海不湧波:言世道安定太平。
【為民除害、救難及時】
【解民倒懸】頌政績不凡,救了百姓的命。倒懸:被顛倒著掛起來,形容處境極度危險。《孟子·公孫醜》:“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救民於懸】
【愛眾親仁】《增廣賢文》:“尊師以重道,愛眾以親仁。”
【棠蔭聽訟】頌政事公開、公正無私。《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召伯)在棠樹下聽訟斷獄,公開辦理政事,公正無私,使天下大治。
【棠蔭理政】
【棠樹遺風】
【棠蔭決獄】
【有腳陽春】頌為官愛民。唐朝的宋璟,愛民惜物,人稱他為有腳陽春(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冬日送暖、可愛可欽】頌仁政。《左傳·文公七年》載,晉大夫狐射姑(賈季)說趙衰如冬日之可愛,趙盾(衰子)如夏日之可畏。衰、盾皆為晉國正卿。
【冬日可愛】
【春風風人】(語自[漢]劉向《說苑·貴德》)
【夏雨雨人】
【愛民如身】語出[漢]荀悅《申鑒·雜言上》。
【愛民如子】(同上)
【為民紓難】紓:解救。
【扶貧濟困】
【送暖於民】
【扶危正傾】傾:傾斜,傾倒。
【解紛排難】
【裒多益寡、扶困濟貧】裒:減少。益:增加。
【政績斐然】斐然:顯著。
【萬眾共欽】欽:欽佩,敬仰。
【屋烏之愛、誼高情隆】屋烏之愛即愛屋及烏。《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愛人以德】《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飽知人饑、溫知人寒】頌為官愛民。《晏子春秋·景公之時雨雪三日》:“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
【老人之老、幼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故推愛足以保四海。”
【補天浴日】頌政績斐然。(見“讚有才”同條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