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職場上,可以說做事先做人是為人處世、工作生活中的一條金科玉律,我們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煉內功,提高自己的品質修為,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隻把眼睛盯在事上,無視或輕視做人,最終也是不能把事做好的。
人生在世,離不開做人與做事,但懂得了做事先做人的金科玉律,也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而要想做人,要想做好人,首先就要講求誠信。
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建立你個人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你可以想象一下身邊的朋友,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帶給別人更多的感染力?為什麼有的人更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並且有很多的追隨者?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人們充分的信任這種人,所以就無意識的願意跟著他。
想要獲得職場成功,也應該讓自己具有這種感染別人的影響力,這對於你的事業會有很大的幫助。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你要得到別人的信任。當別人能充分信任你時,你的老板就能夠派給你更為重要的任務,而你的下屬,也可以支持你,因為他們覺得你是可以給他們安全感的。
講信用是忠誠的外在表現,人離不開交往,交往離不開信用。一個人是否講信用,直接影響到他跟其他人的溝通效率和溝通成本。因為沒有人會輕易相信那些不講信用的人,所以和這種人進行溝通或者交易,所要花費的各種成本就要大大增加。而如果你是一個信用非常好,聲譽非常棒的人,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做交易還是跟人溝通,你的成功機率和成功效率都會大大提高,而這都得益於你良好的信用。
陳凱在一家汽車公司做銷售,剛開始,因為摸不清楚客戶的心理,他的業績非常不好,業績和工資是掛鉤的,而且公司規定如果兩個月內一台車都銷售不出去就離開,最初幾個月他勉強賣出去為數不多的車,隻能維持基本生活。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他漸漸地了解什麼樣的顧客會買什麼類型的車,男女顧客的喜好和特點,慢慢的業績不斷提高,薪水也隨之不斷增加。
這天,公司來了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小李,剛從學校進入社會,沒有一點銷售經驗。陳凱看到他就像看到當初自己的處境一樣,非常關心小李,而且還傳授一些經驗給他。
可是賣車畢竟不是賣小商品,不是隨便就能夠賣出去的,眼看兩個月就要過去了,小李還沒有收獲,這就意味著失業。
到了月結那天,陳凱悄悄地對小李說:“我最近簽了一個單,先記到你名下吧,先過了這道關,以後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小李起初不願意,可麵對陳凱的熱情相助,就對陳凱說:“那好吧,單子簽我的名,等到發業績獎金,錢一定要給你。”
陳凱笑著說:“不著急,等你下個月簽了單,再給我也是一樣的。”
就這樣,陳凱幫小李渡過了難關。過了一段時間,公司老板找到陳凱,走進經理辦公室,他發現小李也在那裏。經過介紹,他才知道原來小李是老板的侄兒,是學管理的,研究生畢業後老板希望小李到他的公司幫忙,並希望他從基層做起,先熟悉行業,並以普通員工的身份融入這個環境,了解業務流程,和客戶直接接觸,還要隱瞞自己和老板的親戚關係,以免會受到特殊照顧。正好,公司要提拔一名老員工,鑒於陳凱優秀的業績,而且能主動幫助同事,讓同事能更好地熟悉業務,小李就向叔叔推薦了陳凱。
老板還說:“公司就是需要這樣的一批員工,不僅業務出色,品德也要非常優秀,這樣才能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業務,才能造就一個健康的、積極的、互助的工作環境。”
這樣,陳凱憑借著自己出色的銷售才能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一步步走向自己事業的巔峰。
很多時候,得未必是得,失未必是失。以上麵所講到的故事為例,陳凱主動幫助同事,不僅沒有影響自己的業績,而且還因為他對同事的主動幫助而獲得了老板的認可與器重,這就是小失換大得。
一般人認為幫助別人,就是要犧牲自己的利益,別人得到了,自己卻失去了。其實助人為樂,既幫助了別人,也是一項好投資。在當今社會,企業用人的原則也越來越趨向於人品第一。廣東今日集團總裁何伯權就說:“我們用人的原則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打個比方說,品德就像火車的方向、路軌,才能就像馬力。如果方向路軌偏了,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做生意要講究產品質量,但更講究人品。被《福布斯》雜誌稱之為“美國銷售大師”的美國菲利普·莫裏斯公司總裁阿爾弗雷德·菜昂有句名言:“要記住,你的顧客購買的不是你的產品,他們購買的是你個人的魅力,然後他們幫助你銷售產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和客戶談生意的時候,推銷的不僅僅是商品,更多的是推銷你的人品,如果他人認可了你的人品,自然也就信任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