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奇在一家公司做文員,她學曆不高。她的辦公室與老板的辦公室之間隻隔著一塊大玻璃,老板的情況她隻要願意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很少向那邊多看一眼。老板的秘書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女孩,非常善於表現自己,在老板麵前表現得非常勤奮敬業,裝模作樣的表現自己多麼忠誠於老板,甚至宣揚有一家大公司想要挖她過去,但是她沒有同意。而肖奇則顯得默默無聞,每天都有整理不完的資料,她知道工作認真刻苦是她惟一可以和別人一爭短長的資本。她處處為公司打算,在打印時不浪費紙張,如果不是重要的文件,她會把一張打印紙兩麵用。而秘書在老板麵前的表現非常出色,老板也常常誇獎她。
兩年後,公司資金出現周轉困難,員工工資開始告急。而那個自稱是忠誠的秘書第一個跳槽,並且大肆宣揚,說那個公司是她的一個朋友開的,待遇很好,假如有誰願意去,她可以幫忙。結果,很多人都走了,肖奇決定留下來,但是因為人手不夠,工作量很大,原來兩三個人的工作都要她來完成。
而老板因為公司業務下降,整天悶悶不樂,肖奇看在眼裏,就暗地裏想辦法。通過平時的經驗和用心,她了解到一個項目他們應該可以接手,於是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做了一套這個項目的企劃方案。她找到老板並告訴他自己的想法和企劃,老板看了後覺得可行,就派她來負責這個項目,幾個月後,通過她的努力,這個項目順利完成,而且為公司掙到了一筆利潤。公司因此也有些起色,老板非常高興,通過這些事情,不僅看到了肖奇的策劃才能,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她的忠誠,所以決定讓肖奇擔任他的助理,在處理文員工作時還幫他出謀劃策,繼續經營公司。一年多以後,公司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好,肖奇的職位也進一步得到提升。
從上麵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職場中所有的人都有晉升的機會,關鍵在於你是如何做的。有的人起點很低,但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踏上了職業的巔峰;有的人本來已經走上了職業的巔峰,卻因為不能堅守,隻顧眼前利益,最終落得個雞飛蛋打,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絕妙的諷刺。
曾經坐到微軟總經理職位的吳士宏一開始並沒有任何高深背景,也未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多年在歧視中感受地位的卑微。她曾在椿樹醫院做護士,1985年獲自考英語專科文憑後通過外企服務公司進入IBM公司任辦公勤務。所謂辦公勤務,其實就是沏茶倒水、打掃衛生的小角色。不過吳士宏很有一股拚搏的精神,她憑著自己的努力和進取,一年後獲得了培訓的機會並由此進入銷售部門,後來因為業績突出不斷獲得晉升,從銷售員直至晉升到了IBM華南分公司總經理的職位,被稱為“南天王”。1997年她又任IBM中國銷售渠道總經理。可以說,吳士宏12年來在IBM一路衝殺,為其開拓中國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因為在IBM的輝煌業績,吳士宏後來受聘於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登上了職業經理人的又一個高峰。
職場中,導致失敗的原因總是各種各樣,並無規律可循,但職場中的成功總是充滿了一定的規律。所謂失敗無常法,成功有規律。獲得高薪或者晉升也是如此,隻要你留意觀察那些職場中的成功人士,總能發現一些共同的規律,而這些規律,就是我們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工作啟事:
不是所有的跳槽都能獲得職位晉升,也不是所有的堅守都沒有合理的回報。是跳槽還是堅守,不光要看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還要看你所在公司的現狀和前景。為了一個暫時的高薪而選擇跳槽,或是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而選擇堅守,都是衝動的產物。唯有明確自己的職場目標,堅持目標導向,你才會知道是要跳槽還是要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