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要想通過跳槽獲得職位的晉升,最好的辦法就是,你選擇的目標企業的實力要低於目前效力的企業。這符合兩種潛在的規律:一是低水平的企業總是想挖高水平企業的人;二是向實力更強的企業跳,一般隻能獲得和目前同等的職位,向實力稍弱的企業跳,往往更容易獲得重用。
古有君子者一人不侍二主之說,如今的職場當然沒有這樣教條化的規定,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會有變化。一般來說,員工相對公司是處在弱勢的位置上,所以員工首先要對企業忠誠,來換取企業對自己的忠誠,員工忠誠的回報是得到更高的薪水、更好的機會、更高的職位等。
但是,如果員工長久忠誠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自己也沒得到公司重用,那就是說老板看不上你,不賞識你,為什麼還要繼續忠誠呢?市場競爭千變萬化,大多數企業或企業主的經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經營理念不可取,其管理員工的方式是為世人所恥的,有的公司甚至認為剝削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時候,你就要果斷地離開他,到更好的市場空間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否則,這就是愚忠,對你的前途是沒有幫助的。任何事情都是雙向的:企業有選擇員工的權利,相應地每個人也有挑剔企業的權利。任何人在企業效力的時候,一定要記住:這同時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鋪墊。
當然,也不能頻繁地更換工作單位。首先,頻繁跳槽對於個人的發展沒有好處,因為你想在公司得到更好的位置,就得先了解這個企業,融入到企業當中去,從基層做起,才能更好的勝任不斷變化的工作,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頻繁的跳槽,那麼即使你有機會得到升遷,也被錯過了。其次,在短時間內經常變換工作單位,用人單位會認為你不忠誠,對公司沒有誠意,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就曾經說過:“許多應聘者在短短的時間內調換很多次工作,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不忠誠,頻繁地換工作並不能表示一個人工作經驗豐富,而是說明了一個人的適應性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他能快速適應一份工作,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的成本也是很大的。”
對於員工來說,不頻繁跳槽也是對公司的一種忠誠表現形式。我們倡導員工的忠誠,但員工的忠誠和士兵的忠誠是不一樣的,士兵的忠誠是絕對的,士兵必須忠誠於統帥,因為統帥代表著國家。員工的這種自下而上的忠誠對於企業來講是必須的,但並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和盲目的,而是相互的。
所以,職業人要在值得忠誠的公司不懈的努力,當麵臨形形色色的誘惑時,不能輕易為利益動心,要看到自己公司的前途,自己在公司受到的教育和學到的東西,不能看到有的公司工資高,能給你一定的好處,就產生跳槽的念頭,應全麵地綜合考慮,盡量能留在原公司,如果公司確實沒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再作打算。
如果一個還能有發展的公司,暫時麵臨到困難,這時能繼續留下來並想辦法幫助公司渡過難關。這樣的員工老板會報之以信賴,能被委以重任,成為公司的頂梁柱。
魏欣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大學畢業5年,換了9家單位工作,平均每半年就跳一次槽,從事了5種不同類型的職業。後來,她從最後一家為之效力的公司離職後,一直在向中意的公司投簡曆,卻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她工作的第一家單位對她很有培養意向,她工作也很認真,公司交給的工作也做得很不錯。她認為自己很快就能得到晉升、加薪,半年後,公司並沒有表示要給她升遷,魏欣有些失望。這時,正好同學的公司在招聘,薪水比這裏要高,她當即不顧公司的挽留辭了職。自從這次後,她找到了信心,覺得隻要跳槽就能得到比原來更好的待遇,導致以後在工作中不順心就跳,多次錯過了提升和重用的機會,如今頻繁跳槽又導致自己沒有擔任中層領導的職業經曆,找工作一直徘徊在低層職位上麵。
作為一種正常的人才流動,跳槽已為人們所接受,但太頻繁會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處在不停的動蕩和適應新環境的過程當中,即使找到一個比較不錯的單位也不易安心工作,因此很難得到器重,在走馬觀花似的跳槽過程中,浪費了青春和精力,也消磨了鬥誌。無論你跳槽的動機如何,從結果來看,頻繁跳槽都是對你非常不利的。很多時候,反而是那些能夠堅守下來,努力和公司一起奮鬥的人,能夠最終獲得職位和薪酬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