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想抓住機會,就必須在平時的工作細節中,時時注意機遇的把握,這樣才能在恰當的時候,把自己的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
古時越王抓住了吳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機會,趁機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最終成就了一方霸業;而吳王夫差卻錯過了徹底殲滅越國的時機,最終導致國破人亡。這就是抓住機遇和抓不住機遇的結果差異。抓住了,你就能獲得成功,甚至從此一帆風順,仕途坦蕩;抓不住,很可能你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有機遇可言。畢竟,機遇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而且,有的人這一輩子可能隻有那麼一次機遇。
一般來說,機遇會以以下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開拓自己的事業而創造的機會
比如,你準備辦一個公司,如果這個公司開辦起來了,那你就為自己創造了一個位置——即自己做老板。如果公司辦不起來,那你就失去了這個位置。
是不是能夠為自己創造這個位置,完全取決於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能否恰當的抓住其他的一些創業機遇。
2.老板委托你辦某件事而帶來的機會
比如公司要在另一個地方建立一個辦事處,老板就向你交代,如果這個辦事處成功創建,那麼以後就由你來負責。老板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來完成,是你的一個機會,但你能否抓住機會,還要看你是不是能把這個辦事處建立起來。
要在職場做出成績,就一定要善於抓住機遇,讓自己成為一個“機會主義者”。但是做一個“機會主義者”並不是要不擇手段地搞投機,而是要不斷錘煉和充實自己,巧妙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找尋和發現一切可用的機會。如果能這樣做,那麼抓住機會其實就不是很難的事情。
成功者並非天生就是機遇的寵兒,他們大多是在經曆了艱苦奮鬥之後才得到機遇女神的青睞的。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員工是值得稱讚的,他們沒有理由不成功。做事業是這樣,做人更需要這樣!如果想要在工作中不斷進步,並取得成功,就應該為把握住機會而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時機成熟,成功就唾手可得了。
有個律師事務所接了一個大案子,是國際知名的最大的IT公司之一的一個客戶,委托該律師事務所在中國和美國之間處理一個集商標、專利、侵權和訴訟的一個非常複雜的案件。
經過和客戶充分的溝通以後,老板認為這個案子關係極其複雜,工作量超乎尋常,而且時間緊迫,需要研究的案頭工作非常多。同時他明白這個案子不僅會給事務所帶來非常豐厚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這個案子的成敗可以給事務所在業界樹立不同的形象,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案子。於是老板決定親自出馬,他要挑選幾個不同專業的助理組成一個攻關小組,他首先挑選了精通商標和侵權的王律師和權律師。
但是關於專利律師的人選,他舉棋不定了。這個案子最複雜的部分就在專利這部分,從手頭上的專利文獻和資料看,客戶的好幾個專利存在著被其他企業侵權的問題,而同時也存在著被無效掉的危險,真是案子裏麵套案子啊!他需要這個律師不僅有超強的專業知識,同時需要他在極短的時間裏從龐大的資料堆中,發掘出最有價值和有說服力的證據來。
老板想來想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無奈之下,他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這個想法可能是冒險的,但也可能是可行的,因此他想要試一下。
下班後,老板叫上秘書,讓他跟自己一起,在辦公室裏隨意溜達起來。邊走老板邊評價每個員工的桌麵:“你看這個桌麵,案卷亂七八糟地堆在桌上,文具也散落在整個桌麵上。讓人感覺工作沒有章法,這是律師工作的大忌!”
“你再看看這個桌麵,還有案卷沒有合上,資料有的沒有放進案卷夾裏,有的甚至沒有用別針別住,隨意地丟在台麵上。他的工作似乎讓人不太放心。”
“再看這位仁兄,半杯剩茶壓在案卷上,杯子裏的茶垢已經烏黑的了,細節和品位似乎,嗯……”他撇嘴搖頭算是評價了。
“這個算漂亮的,”秘書順著老板的視線看過去,發現這位桌上簡直就是一個小家庭,除了案卷夾和書籍以外,還放著好幾張孩子和家人的照片,兩盆花和一個魚缸,有兩個水杯,還有好幾個保健品的瓶子和一個食品盒子……“但願在這個環境裏她還能敬業。”老板繼續往前走。
“慕容來我們所也有三年了吧?”秘書點頭稱是,他們已經來到慕容的桌前。他的桌麵出奇地整潔,有兩疊案卷整齊地放在桌子的一端,每個案卷的封麵上都有他自己用易事貼標注的時限,一疊是需緊急處理的,另一疊是非緊迫的。他的電腦右邊有一個筆筒和一個放電話機的舊盒子,筆筒裏有幾支筆,盒子裏是除去筆以外的其他文具,比如訂書機、曲別針、計算器、塗改帶等。一個精致的保溫水杯墊著杯墊和電話放在電腦的左邊。在桌子的另一端有一盆鬱鬱蔥蔥的塔形富貴竹,為嚴肅的環境平添了一點生氣。更有甚者,他的桌下也不像其他人那樣堆著諸如鞋子、袋子等雜物,除了電腦主機以外別無他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