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當把握機遇
職場競爭,激烈而殘酷,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在競爭中求得機遇,在競爭中求得高薪,在競爭中求得發展。職場需要每一個競爭者堅忍不拔、頑強打拚。職場不相信眼淚,你必須要學會善於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從而提高自己的身價。
機遇總是稍縱即逝的,如果你不適時的抓住它,那它很快就會溜走。有人抱怨自己的機會太少,總是一副懷才不遇的樣子,卻不知道其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適時地抓住機會,把好的機會錯過了。
機遇不是運氣,它大多數時候需要你的努力才能得到,而運氣則更多的是一種偶然,是主動降到你頭上的一種“奇跡”。在一定程度上,機遇則是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來的機會。也就是說,機遇是有準備的努力下的結果,而運氣,則是無準備下的突然而來的“好運”。
顯然,“天上掉餡餅”的運氣不是誰都能碰到的。換句話說,運氣是可遇不可求的,隻可它找你,你卻沒法找它。而機遇則是可求的,你可以通過一係列的努力去求得它,得到它。
一般來說,一個人能否在職場上獲得升遷,與他的工作質量、工作成績和工作態度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在職場裏麵,大多數的機遇和能力應該是劃等號的。機遇不是人人都有,但晉升卻是要靠真才實學。因此,要想把握晉升機遇,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進取,勇於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豐富工作經驗,取得事業的成功。機遇很少有外部的賞賜,而自身的努力可以創造機遇,真才實學可以留住機遇,卓越的工作成績可以把握機遇。
因此,在你看到機遇的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抓住機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經成為過去,即使你是一塊寶石,如果埋在沙土裏,不發出光芒,也不能被老板發現。如果你不想永遠隻是個普通員工,那就必須懂得把握時機,隻有把握時機表現自己,你的光芒才能被老板發現。
很多年輕人不是沒本事,而是不知道如何讓老板知道你有本事。要創造機會與老板接觸,讓老板知道你,了解你。
在美國,有一個銷售人員盯住了一個大客戶。他多次約訪,都被秘書擋在了門外。後來,他通過很多途徑了解到那位老板的行程,將從芝加哥飛往另外一個城市。在掌握了這個老板的班機信息後,他自己也買了一張機票。
候機時,他看到了那位老板,表現出意外的樣子,很自然地上前搭話,“我是某某某,曾經跟您聯係過,給您發過郵件。”那位老板很詫異,說,“哦,我聽秘書提起過,是你啊!”兩人隨即聊了起來,越聊越深入。下飛機後,銷售人員順理成章地拿下了這個大客戶。
在一個體係成熟的公司裏麵,高薪總是與晉升聯係在一起的。如果你想要得到高薪,就不得不想辦法獲得晉升。而獲得晉升,不僅僅是靠你的能力,有時候還需要一係列的技巧。一般來說,那些有明確職業規劃的人到了一家新公司後,首先會去做兩件事情:一是分析他所在的企業是什麼樣的企業,二就是分析他的老板是什麼樣的老板。分析的標準一般如下:
1.看企業的年頭。如果這是一個新興企業,那麼,它需要的是突破性人才,需要有衝勁的經理人,需要能夠單槍匹馬把事情搞定的員工。二十個年頭以內的企業還處於高速上升期,就需要有突破能力、單項技能過硬的人。
2.看老板。如果老板有做百年老店的信念,他就需要一幫能與他一起幹事業的人。他要物色的管理者和員工,大多是對企業發展有遠見和有幹勁的人。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年輕的初入職場的人難以直接接觸到老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學會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
麥肯錫有一個著名的“30秒電梯理論”。在外企,越級是比較忌諱的。當你有個好建議卻無法敲開領導者辦公室大門的時候,你可以創造機會,與老板同乘一部電梯。一幢30層的大樓,電梯從底層到頂層的時間大約是30秒。如果電梯裏就你們倆人,你就可以說,“你好,我是某某,我有一個建議不知跟您說是否合適?”他可能就會“哦,啊”地跟你應付。30秒後,如果他覺得你說的建議很有道理,他會說,“有時間跟您詳聊”。一般情況下,他回去就會告訴秘書,“我要和某某談談,給我約個時間。”
類似的方法很多,而且你未必非要在電梯裏,否則,辦公區是平房怎麼辦?
最關鍵的是,30秒鍾時間,你說什麼?如何找到對方的興奮點,調動起對方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他找你。一個計劃,如果策劃人在30秒內講不清楚,那就說明計劃有問題,而且操作性差;同樣,一個員工如果在30秒以內講不清楚所要表達的意思,講不清楚公司、所在部門以及他自己的任務,那麼,這個員工就已經不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