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成本:你的高薪從公司利潤中來(3)(1 / 2)

即使在微軟開始成為業界營業額最高的公司時,比爾的這種作風也沒有改變。1987年,一次比爾與溫布萊德在一家飯店約會,助理為他在該飯店訂了間非常豪華的房間。比爾一進門便發呆了,一間大臥室、兩間休息室、一間廚房,還有一間特大的、用於接見客人的會客廳。比爾簡直氣蒙了,禁不住罵道:“是哪個混賬東西幹的好事?”

比爾作為世界首富尚且如此,那麼是他小氣、吝嗇到已成為守財奴的地步了嗎?當然不是,作為天才商人的比爾深深地懂得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哪怕是很少的幾元錢也要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益。正是有了這種節儉的精神,微軟公司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遊刃有餘,脫穎而出,在勤儉中創造出最大的利潤。

作為一名員工,我們每做一項工作,都要想一想,怎樣才能為企業節約每一分錢,隻有把這種節約的意識貫穿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上,我們的最低成本目標才會實現,這也就是“為企業節約一分錢,就相當於為企業賺取了一分錢的利潤”的道理。

所以,節約成本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要知道,追求利潤是企業的根本目標,而利潤指標又是定量的,那麼如果降低了成本,就等於提高了利潤。一個員工,隻有有了替公司賺錢的責任感,才會付諸行動,去為公司賺錢和節約的。

工作啟示:

當今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的生產經營從原料的購進費用,到加工費用,到產品銷售費用,每個環節都要一分一厘的核算,可以說,公司的利潤來之不易。節儉是一種美德。節儉既是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作為一個現代企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文化。

為公司找到開源節流的方法

企業是以贏利為目的,贏利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存在的價值。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企業的贏利性,自然而然就成了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和一門必修之功課。而能否主動向公司提出有價值的開源節流方案,也是員工能否晉升的關鍵。

在許多人眼裏,日本企業的形象總是和“精明”、“小氣”、“斤斤計較”、“小家子氣”等形容詞聯係在一起。然而,人們在對日本企業的“摳門”頗有微詞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日本企業所具備的強大競爭力。

可以說,正是因為節約,日本企業才走出了一條“經濟型”發展道路。節約精神是日本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護身符”,是日本企業生財獲利的“催化劑”,更是日本企業發展壯大的“加速器”。通常來說,日本企業開源節流會在以下兩個方麵有所體現:

1.培養企業節約文化,增強員工節約意識

日本人從小就受到家長和學校的節約教育。有一位日本豐橋市商工會議所會長,有名的口頭禪就是“一元錢也是錢”。據其介紹,其母從小就對他進行近乎苛刻的節儉教育,從不浪費一粒米、一根針。所以雖然現在他已成為“億萬長者”,可仍然戴著3000日元的石英表,每天吃著700日元的盒飯。

日本企業更是注重對企業節約文化的培養。企業文化是企業的自我意識所構成的精神文化,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各國的經濟學者、社會學者和管理學者也都圍繞日本企業文化的特點紛紛闡述各自見解和看法,但很多學者都認為“勤儉節約、以儉養富”的精神和嚴格的成本管理製度是日本企業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三菱電機公司在對員工實施的“五心”教育中,把“節約之心”放在了首位(其他依次是責任之心、反省之心、奉獻之心、感恩之心)。上佳商社的座右銘就是“成功來自勤儉”。川崎重工長期以來一直貫徹“節約也是創造財富”的理念,執行著苛刻的節約標準。在新幹線車輛生產車間,就連車廂打磨後的合金粉屑也要集中回收再利用。日立電器公司更是提出了“把1分鍾看成8萬分鍾”的口號。意思是1個人浪費1分鍾,日立公司8萬人就要浪費8萬分鍾,全公司由此樹立起“公司越龐大,越要注意節約”的觀念。至於許多中小企業設立“最佳節約能手獎”等則早已不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日本企業自上而下踐行節約,真正樹立了“浪費可恥”的榮恥觀。

2.讓節約精神滲透到生產經營每一環節

日本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從頭到尾都非常注重節約,許多企業都製訂了完備的節約措施,並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個成員。

單就管理運營一項,眾多日本企業可謂使出了“渾身招數”,努力將成本節約進行到底。豐田汽車公司在行政開支管理方麵可以說是“錙銖必較”,就連男廁所的便池也用白漆劃了兩個鞋印,定位而立,以便節省清洗用水,而且還在每隻抽水馬桶的水箱中放上幾塊磚頭,減少衝水量。日產公司規定員工夏天可以不係領帶,而且要求冷氣調高一度,以圖節約電費。公務用車費用降低方麵,東麗公司可謂節約典範。公務需要用車,須先征得上司同意,然後去總務部門申請,填寫《車輛使用記錄》,詳盡到要填寫包括使用日期、申請人及同行人員姓名、出發地、目的地、出發時刻、返程時刻、行使最佳線路、駕駛員指定等細節,從而有效節約了公務用車開支。為節省電話費用,有的日本企業甚至規定接打電話時必須站著講話,以縮短通話時間,防止話題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