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賺錢你才有錢
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為公司賺錢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你想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所發展,成為老板所器重的人物,就必須牢記為公司賺錢。
現代社會,追求贏利是任何一家在市場中生存發展的公司最根本的目的。如何效益最大化地創造財富,是公司老板和所有員工最大的也是最為一致的目標。
作為企業員工,你必須要知道這樣的道理:隻有公司賺錢你才能跟著有錢賺,因此你要把為公司創造財富當作神聖的天職、光榮的使命。尤其是那些身處生產、業務部門的員工,要時刻算計著怎樣生產出高質量的商品、怎樣抓住商機、怎樣開拓市場、怎樣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要時刻計劃自己的工作行為到底與公司贏利這個大目標有多少距離?
王偉好不容易被聘到一家銷售廚房用具的公司,試用期一個月。試用期內沒有底薪,工資按銷售額的20%提成。
一套廚房用具的定價是2800元,這在收入較高的大都市並不是一個大數目,但因為市民對推銷的反感及對推銷員的不信任,連續一個星期奔波下來,王偉竟沒有簽到一份訂單。與王偉同時進公司的19位同事中,有兩個頂不住,主動辭職了。另外兩個同事則搞起了降價銷售,最低時賣到2300元,一套隻能拿60元提成。價格畢竟是最具競爭優勢的,更何況廚具質量確實不錯,同事的訂單果然陸續而至。於是,其他同事爭相仿效,一時間價格一片混亂。有好幾次王偉說服了客戶,最終卻因為價格原因而不能成交。
試用期滿後,大家再一次聚在會議廳裏,王偉是最心虛的,因為他隻有兩份訂單,而其他同事,少則10份,多則30份。
總經理對他們說:“經過公司研究,決定在你們當中錄取一人,被錄取者底薪800元,住房補貼200元,獎金按銷售額的20%提成。”王偉十分沮喪,知道自己肯定沒希望了。
當總經理說出王偉的名字,宣布王偉被錄取時,不僅同事,連王偉自己都深感意外。幾位同事忿忿不平,總經理微笑著說:“他隻有兩份訂單,但是,他的兩份訂單都是按公司定價簽下的。公司早有規定,不得抬價、降價,我希望我的員工能忠於本公司。還有,公司的定價已經全麵考慮了員工和公司的利益,為了爭取訂單而不惜喪失自己該得的那部分利益,這也許並沒有什麼大錯,但你們辛辛苦苦工作為了什麼?我希望我的員工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不僅有為公司贏利的觀念,更要有為自己贏利的觀念。”
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員工在為公司努力創造利潤之時,也能夠為自己創造利潤。作為一名員工,要時時以公司經營績效為己任,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伴隨公司成長而成長。
在洛杉磯,有一名叫傑瑞的年輕人,在一家有名的廣告公司工作,他的總裁約翰遜,年紀比傑瑞稍微大幾歲,管理精明,為人親和,傑瑞的工作就是幫總經理簽單拉客戶,談判過程中,傑瑞的談吐令許多客戶所敬佩。
傑瑞剛進入公司,公司運轉正常,傑瑞工作得得心應手。這時,公司承擔了一個大項目的策劃——在城市的各條街道做廣告。全體員工對此驚喜萬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市的每個街道都要做10多個廣告,全市至少也有幾千個,這給公司帶來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應是十分可觀的。
約翰遜總裁在發工資那天召集全體員工開會:“公司承擔的這個項目很大,光準備工作就耗資幾百萬元,公司資金暫時緊張。所以,該月工資就放到下月一起發放,請你們諒解一下公司。工資早晚都是你們的,隻要我們把項目搞好,大家一起來共享利潤。”所有的員工都對總裁的話表示讚同。傑瑞這時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公司現在正是資金大流動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員工應該集資投入到大項目中去。於是他立即采取行動,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全體員工集資數額達到200萬美元。隨著這筆資金的注入,工程如期完工了。當然,傑瑞和公司的全體職員也都獲得了頗為豐厚的報酬。
當然,有了為公司賺錢的責任感,並具有為公司賺錢的意識,還要追逐公司的目標,采取積極的行動,去爭取更多的客戶,生產更多的產品,為公司賺更多的錢。美國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曾經強調過:隻有在員工為公司創造出豐厚利潤的條件下,他們的獎金和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公司隻有實現了贏利,才能把贏得的利益拿出來與員工分享。
傑克是一家鋼鐵公司的銷售代表,對自己的銷售紀錄引以為豪。曾有幾次,他向他的老板解釋說,他是如何地賣力工作,勸說一位小建築商向公司訂貨。但,他的老板隻是點點頭,淡淡地表示讚同。
最後,傑克鼓起勇氣,“我們的業務是銷售公司產品,您看來不喜歡我的客戶﹖”
他的老板直視著他說:“傑克,你把精力放在這樣一些小小的客戶身上,耗費了你太大的精力,但是到頭來帶給公司的利潤卻是非常的低,所以在你的工作中還是要把注意力盯在一次業務額可達30000美元以上的大客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