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專業:你的高薪從優秀能力中來(1)(3 / 3)

出生於天津的孔祥瑞從1972年參加工作後,一直兢兢業業,用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在天津港碼頭高大的設備麵前,身材很高大的孔祥瑞仍然顯得矮小,但正是這個貌不驚人的碼頭工人,卻讓眼前的這些高大設備服服帖帖、正常運轉。

碼頭上所有的貨物都通過一些現代化的傳輸設備來運轉,係統中的一條皮帶是設備的整個供電中樞,裏麵有六千伏的高壓電纜,設備所用的動力靠它提供。可是,冬天下雪時,因為凍冰的關係,很多地方就會出現問題,電纜保護不了,於是孔祥瑞研究出一個新技術,利用兩個壓輪的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從而避免很多重大的事故,他的這項新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

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普通的碼頭工人,他隻有初中學曆,卻培訓出很多大學生骨幹。

孔祥瑞立足本職工作,即使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仍然苦練紮實的技術。就這樣,他的專業技能一年勝過一年,他所在的團隊在他的帶領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1994年以來,他9次被評為天津市“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先後榮獲1998年度天津市勞動模範、2000年度天津市特等勞動模範、200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度全國勞動模範、2006年度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這樣的人才,不管到哪兒都會有企業搶著要。學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幹活的態度和能力,以及你對企業的貢獻。孔祥瑞的事跡再次證明,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工人,隻要有自己獨特的技能和專長,那就是成功的。所以一定不要小看自己的職業,隻要你成為了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一定就能占據一個不可撼動的位置,這也能成為自己事業的一個起點。

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再加上工作中要懂得揚長避短來讓自己的優勢得以發揮,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下,一定會贏得自己滿意的高薪,因為這樣的人才是社會上需要的、缺乏的人才。

企業成功的關鍵是人才。要敬業,要專業,更要精業。這是當今企業對人才的普遍要求。麥當勞早在40多年前,就開辦了漢堡包大學,主要對員工進行“敬業+精業”的係統培訓。一位事業成功的製造商說:“能做一根質量過硬的針,也比隻會製造一台糟糕的蒸汽機要好。”製造一根“質量過硬的針”,就是敬業精神,更是精業精神。

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性格內向,不善於和人交談,但卻時時想要在眾人麵前表現自己善談,結果卻得不償失,還不如踏踏實實做一個內向的人。這裏要強調的是,性格內向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性格外向的人也並不能占據優勢,這跟遺傳、基因有關係,即使一個天生內向的人經過後天鍛煉依然不能成為一個外向的人,也不必認為這是一個缺點。其實,每份工作對人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特點,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麵。想要挑戰自己的不足是一件勇氣可嘉的事,但如果能夠在自己的優勢上挑戰自己,效果會更好,必然也會更加出色。行行都能出精英,為什麼總是去羨慕別人的優點,而不重視自己的優點呢?

工作啟示:

不要讓自己成為那種什麼知識都聽說過,但卻什麼都幹不好的人。隻有那些在某一個方麵有專長的人,才是企業最為需要的人才。

讓自己變得不可或缺

職場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和資源,抓住機會,讓自己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成為一個原子核,你才能不斷獲得加薪升職,才能在工作中處於不敗之地。

李偉已經在北京某公司工作了近10個年頭了,但是他的薪水卻從來也沒有增長過,而且似乎從來也沒有一點要增長的跡象。終於,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住心中的鬱悶當麵向老板訴苦。但老板卻很坦然地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是你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技能卻是不到1年,現在也隻是勉強達到新手的水平。”

生活中,像李偉這樣的人可謂大有人在。他們經常覺得自己為公司做了不少事情,但卻總像是一縷青煙一樣地飄過,沒有任何效果,絲毫也不能引起老板的重視。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很多人默默無聞地為公司做了許多事,而且幹得都不錯,但是,每當公司在精簡人員時,這些人卻被排在了首位,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在抱怨遭受不公平待遇時,應該看到事情的症結所在,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雖然為公司做了很多事,但卻總是在裁員時成為首當其衝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雖然你在工作中做了不少的事情,但是在老板眼裏,你的工作誰都可以勝任,因為你不能獨立挑起工作的一端,這樣的人,自然就變得可有可無。反之,如果你能夠讓自己在某個職位上變得不可或缺,即使你的職位很低,你也會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